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茫茫大海南,落日孤凫没全文

茫茫大海南,落日孤凫没

出处:《鸭脚粟
明 · 王佐(汝学
五谷皆养生,不可一日缺。
谁知五谷外,又有养生物。
茫茫大海南,落日孤凫没
岂有万亿足,陇亩生倏忽。
初如凫足撑,渐见蛙眼突。
又如散细珠,钗头横曲屈。
草部非所同,谷部颇公共。
乃知天地心,养人非一种。
三月方告饥,催租如雷动。
小熟三月收,足以供迎送。
八月又告饥,百谷青在陇。
大熟八月登,恃此以不恐。
琼民百万家,菜色半贫病。
每到饥月来,此草司其命。
闾阎饱饭饼,上下足酒浆。
岂独济其暂,亦可赡其常。
薏苡名珍珠,虚名误忠良。
荑稗虽可食,苟且充饥肠。
若与此方驾,二物当服厢。
草部在所珍,强名之曰粟。
持此问司穑,可曾在所属。

鉴赏

这首诗《鸭脚粟》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创作,通过对“鸭脚粟”这一作物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农民对食物的依赖与生存的艰辛。诗中不仅赞美了“鸭脚粟”作为粮食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和赋税重压下的民生疾苦。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鸭脚粟”的生长过程,从播种到成熟,强调了它在农业生产中的不可或缺性。通过形象的比喻,如“初如凫足撑,渐见蛙眼突”,生动地描绘了作物从幼苗到成熟的景象,体现了农事的辛勤与自然界的奇妙变化。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社会现实的批判。通过对比“闾阎饱饭饼,上下足酒浆”与“琼民百万家,菜色半贫病”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尤其是“每到饥月来,此草司其命”一句,强调了“鸭脚粟”对于维持生计的重要性,而“薏苡名珍珠,虚名误忠良”则讽刺了某些官员因贪污腐败而使百姓陷入困境的现象。

整首诗以“鸭脚粟”为线索,既歌颂了农业生产的伟大,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问题,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强烈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