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不曾逢总老,结庐何处访穷禅
出处:《拟游白鹿洞未果》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东林香火散秋烟,淡薄儒门更可怜。
问道不曾逢总老,结庐何处访穷禅。
山空疏把文公盏,潮落都无子静船。
欲扫斋坛寻旧约,洞门云锁已千年。
问道不曾逢总老,结庐何处访穷禅。
山空疏把文公盏,潮落都无子静船。
欲扫斋坛寻旧约,洞门云锁已千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曾寿对古代学术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怀旧之情。首句“东林香火散秋烟”以东林寺的景象开篇,暗示一种僧侣生活的寂寥和历史的沧桑感。接着,“淡薄儒门更可怜”表达了对儒家学派在当时社会中地位的感慨,认为其清贫而被忽视。
“问道不曾逢总老,结庐何处访穷禅”两句,诗人表达了未能亲身体验求道过程的遗憾,以及对深藏不露的高人隐士的探访渴望。"山空疏把文公盏,潮落都无子静船"通过描绘文公(朱熹)的遗物和子静(陆象山)的孤舟,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幽静而寂寥的氛围。
最后,“欲扫斋坛寻旧约,洞门云锁已千年”表达了诗人想要追寻古人足迹的愿望,但现实是洞门深锁,时间久远,流露出一种无法触及的失落感。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学术与隐逸生活的深深敬仰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