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凝或与元气接,屡举似君君亦许
出处:《送项平甫倅池阳》
宋 · 姜夔
项君声名天宇窄,与君俱是荆湖客。
向来相闻不相值,长安城中乃相识。
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
如君笔墨与性合,妙处特过苏李前。
我如切切秋虫语,自诡平生用心苦。
神凝或与元气接,屡举似君君亦许。
西湖一曲古墙阴,清坐论诗夜向深。
见谓人间有公等,不知来者不如今。
乾坤虽大知者少,君不见,古人拙处今人巧。
我徂山林口挂壁,如君合救狂澜倒。
石渠春水绿泱泱,阁下无人白日长。
万里江湖入归梦,子云不愿校书郎。
九华山色梅根渡,半日风帆即秋浦。
六条察吏安用许,幸有千岩作诗侣。
向来相闻不相值,长安城中乃相识。
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
如君笔墨与性合,妙处特过苏李前。
我如切切秋虫语,自诡平生用心苦。
神凝或与元气接,屡举似君君亦许。
西湖一曲古墙阴,清坐论诗夜向深。
见谓人间有公等,不知来者不如今。
乾坤虽大知者少,君不见,古人拙处今人巧。
我徂山林口挂壁,如君合救狂澜倒。
石渠春水绿泱泱,阁下无人白日长。
万里江湖入归梦,子云不愿校书郎。
九华山色梅根渡,半日风帆即秋浦。
六条察吏安用许,幸有千岩作诗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项君:指项某人。天宇:天空。
窄:狭窄。
荆湖客:荆楚之地的游子。
长安城:古代中国的首都。
论文:谈论文章。
文中天:文章的最高境界。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他人而不得其法。
笔墨:文笔。
性合:与个性相合。
苏李:苏轼和李白。
前:之前。
秋虫语:秋天虫鸣般的低语。
神凝:精神集中。
元气:自然界的原始生命力。
接:相通。
许:许可。
西湖:杭州西湖。
古墙阴:阴凉的古墙边。
公等:公正的人们。
来者:后来者。
如今:现在。
古人拙处:古人笨拙的地方。
今人巧:今人巧妙之处。
山林:隐居之地。
口挂壁:挂在嘴边。
狂澜:巨大的波涛。
倒:颠覆。
石渠:古代皇家藏书之处。
春水绿泱泱:春水碧绿。
子云:扬雄的字,这里借指不愿做校书郎的人。
九华山:中国著名山峰。
梅根渡:梅根渡口。
秋浦:地名,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六条察吏:古代官职名。
千岩:千座山峰。
诗侣:诗友。
翻译
项君名声狭窄如天边,你我同为荆湖游子。一直听说未谋面,长安城中才相遇。
谈论文章追求极高境界,邯郸学步终究不可取。
你的文笔与个性契合,妙处超越苏李之前。
我像秋天虫鸣般倾诉,自认一生苦心钻研。
精神专注或许能通达元气,我们的交流常获认同。
西湖畔阴凉古墙下,深夜清谈诗歌深沉。
人们称赞世间有公正之人,却不知后来者胜于今。
天地虽广知音难觅,你看古人笨拙之处反显今人机智。
我隐居山林,你恰似能挽狂澜的英雄。
石渠春水碧波荡漾,阁中空无一人,白日漫长。
万里江湖入我梦乡,子云不喜做校书郎。
九华山色映梅根渡口,半天船程已至秋浦。
六条官吏察访有何用?幸好有千岩作诗友相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赠送给朋友项平甫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项君才华的赞赏以及对他们友情的深厚。诗中以"项君声名天宇窄"起笔,描绘了项君虽然名声不大但才华出众的形象,接着通过"与君俱是荆湖客"表达两人共同的经历和情感纽带。诗人称赞项君的文章如"文中天",并以"邯郸学步"为喻,肯定他的独特风格,认为其超过苏李。
诗人自比为"切切秋虫语",强调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用心,认为与项君的交流能提升自己的境界,"神凝或与元气接"。他们在西湖边清谈诗歌至深夜,诗人感慨人才难得,认为项君是当今难得的公才。他还提到自己向往自然,而项君则有更大的使命,像是能挽狂澜于既倒。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想象项君赴任的情景,祝愿他在池阳有所作为,并以"石渠春水"和"九华山色"的美景寄寓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最后,他以六条察吏的典故,表达对项君在官场中公正执法的期待,同时庆幸有山水诗友相伴。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赞美了项君的才华,也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人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