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牙齿紫,尽为嚼槟榔
出处:《临漳杂诗十首》
元末明初 · 王祎
是处方言别,漳南觉更强。
儿童皆唤囝,男女总称郎。
不雨犹穿屐,因暄尽佩香。
人人牙齿紫,尽为嚼槟榔。
儿童皆唤囝,男女总称郎。
不雨犹穿屐,因暄尽佩香。
人人牙齿紫,尽为嚼槟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福建漳南地区的风土人情。诗人王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独特的语言习惯、社会风俗以及自然环境。
首先,“是处方言别,漳南觉更强。”点出了漳南地区方言的独特性,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展现出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
接着,“儿童皆唤囝,男女总称郎。”描述了漳南地区对孩子的称呼方式,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被称为“郎”,体现了当地文化中对儿童的平等对待和尊重。
“不雨犹穿屐,因暄尽佩香。”这两句描绘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生活习惯。即使不下雨,人们也穿着木屐,可能是因为潮湿的气候需要防潮;而“因暄尽佩香”则反映了当地人喜欢佩戴香料的习惯,以驱除暑气或增添香气。
最后,“人人牙齿紫,尽为嚼槟榔。”点出了嚼槟榔这一习俗在当地的普遍性,导致多数人的牙齿呈现出紫色。嚼槟榔是一种传统习俗,在某些地区被认为具有提神醒脑、社交礼仪等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漳南地区的独特风貌,包括方言、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是一幅鲜活的地方风情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