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床瓦枕快清风,破闷文书亦漫供
宋 · 韩驹
藤床瓦枕快清风,破闷文书亦漫供。
乡信未传霜后雁,羁怀生怯晚来钟。
淹留已办三年计,流落应无万户封。
犹有壁间诗句在,他时谁肯写尘容。
乡信未传霜后雁,羁怀生怯晚来钟。
淹留已办三年计,流落应无万户封。
犹有壁间诗句在,他时谁肯写尘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驹在景德寺读书时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首句“藤床瓦枕快清风”,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与享受,藤床瓦枕在清风中显得格外舒适宜人。接着,“破闷文书亦漫供”一句,透露出诗人面对繁杂文书时的无奈与自我调侃,通过阅读来排遣内心的烦闷。
“乡信未传霜后雁,羁怀生怯晚来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敏感与忧虑。霜后的大雁还未传来家书的讯息,而夜晚的钟声却让他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与恐惧。
“淹留已办三年计,流落应无万户封”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思考与担忧。他已经在寺庙中停留了三年,预感自己可能将长期漂泊,无法获得世俗的成功与荣誉。
最后,“犹有壁间诗句在,他时谁肯写尘容”两句,既是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也隐含着对身后名的淡然态度。即便是在墙壁上留下了诗句,但未来的哪位后人会愿意为他画像,记录下他的事迹呢?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记忆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邃的人生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