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云开广殿,夹道荫长松
出处:《题隐静寺》
宋 · 喻良能
杯渡已仙去,兹山馀胜踪。
傍云开广殿,夹道荫长松。
幽洞秋含雾,清溪冷浸峰。
老僧如宿昔,一笑喜相逢。
傍云开广殿,夹道荫长松。
幽洞秋含雾,清溪冷浸峰。
老僧如宿昔,一笑喜相逢。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兹山:此山。胜踪:遗迹或胜景。
傍云:靠近云雾。
广殿:宽阔的宫殿。
夹道:道路两侧。
荫长松:被长松树荫蔽。
幽洞:幽深的洞穴。
秋含雾:秋天充满雾气。
清溪:清澈的小溪。
冷浸峰:冷冽地浸润山峰。
老僧:年老的僧人。
如宿昔:像过去一样。
一笑:微笑。
喜相逢:欢喜相遇。
翻译
酒杯中的渡者已经成仙离去,这座山还留有他的胜迹。山旁的云雾中开辟出宏大的宫殿,道路两旁是高耸的松树遮阴。
深邃的洞穴秋意中弥漫着雾气,清澈的溪流冷冽地环绕着山峰。
老僧如同往昔一样,见到我面带微笑,欢喜相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所作的《题隐静寺》。诗中描绘了隐静寺的优美环境和宁静氛围。"杯渡已仙去"暗示着寺庙的超凡脱俗,仿佛仙人已经离去,只留下胜迹供人欣赏。"傍云开广殿"形象地描绘了寺庙依山而建,殿宇在云雾间若隐若现,显得宏大壮观。"夹道荫长松"则写出寺内道路两旁青松挺拔,为行人提供了阴凉,增添了古朴之感。
"幽洞秋含雾"描绘了深邃的洞穴在秋季弥漫着薄雾,增添了神秘与清凉的气息。"清溪冷浸峰"则以清溪倒映山峰,冷意透骨,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最后,诗人以"老僧如宿昔,一笑喜相逢"收尾,表达了对老僧的亲切问候,以及在如此美景中与僧人相遇的喜悦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静寺的自然之美和禅意之深,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侣生活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