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闻东阁升贤者,已见胶西置仲舒
出处:《平津侯》
宋 · 孔平仲
待士声名画饼虚,天资多忌与人疏。
未闻东阁升贤者,已见胶西置仲舒。
未闻东阁升贤者,已见胶西置仲舒。
鉴赏
这首诗《平津侯》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官场中对待人才的虚伪态度。
首句“待士声名画饼虚”以“画饼”为喻,形象地描绘出那些声称重视人才、以培养士人为荣的官员们,实际上只是空谈,没有实质性的行动或举措来真正吸引或提拔人才,如同画在墙上的饼,徒有其表而不可食。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官场中的虚伪现象,即所谓的“声名”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巨大差距。
次句“天资多忌与人疏”则进一步指出,这些官员不仅在对待人才上虚伪,还常常因为个人的嫉妒心或偏见,对他人保持距离,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或分享资源。这里的“天资”既指个人的天赋或能力,也暗含着对人性中自私、猜疑等负面特质的批判。
后两句“未闻东阁升贤者,已见胶西置仲舒”,运用了典故。东阁是古代官府中接待宾客、延揽人才的地方,而“升贤者”意味着提拔有才能的人。然而,诗人并未听说有官员真正通过东阁来选拔贤才,相反却看到了类似胶西王刘贤那样,将有才能的人如董仲舒安置在偏远之地的荒谬现象。这里通过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对当时官场不公、人才被埋没的不满和讽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现象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选拔机制的深刻反思和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孔平仲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某些阴暗面,同时也体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