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小隐羡君诚得计,我方忧惴老江边全文

小隐羡君诚得计,我方忧惴老江边

宋 · 李纲
不须避世向桃源,自有岩中小洞天。
漱石枕流尘境外,巢云卧月玉峰前。
高怀肯顾三千石,福地真同十九泉。
小隐羡君诚得计,我方忧惴老江边

鉴赏

此诗《王周士以幅素图万石岩见示》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美好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自然中的宁静与超脱。

首联“不须避世向桃源,自有岩中小洞天”,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无需逃避世俗,自然中自有隐逸之地的哲思。诗人认为,真正的避世并不在于寻找遥远的桃源,而是在于心灵的归隐,发现身边的自然之美,享受其中的宁静与自由。

颔联“漱石枕流尘境外,巢云卧月玉峰前”,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场景。主人公在岩石间漱口,在溪流旁安眠,远离尘嚣,与云相伴,与月共眠,这样的生活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平静。这里的“漱石”、“枕流”、“巢云”、“卧月”,都是对隐逸生活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颈联“高怀肯顾三千石,福地真同十九泉”,表达了对高尚情怀的赞美。三千石象征着财富或地位,而诗人却说真正的隐士不会为这些外在的追求所动,他们更愿意在福地享受自然的馈赠,如同十九泉般清冽甘甜。这里不仅体现了对物质的淡泊,也表达了对精神富足的追求。

尾联“小隐羡君诚得计,我方忧惴老江边”,诗人表达了对王周士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情,并自述自己正忧虑于江边的老年生活。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自己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