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从今不见面,犹胜异山川全文

从今不见面,犹胜异山川

出处:《送于丹移家洺州
唐 · 王建
忆昔门馆前,君当童子年。
今来见成长,俱过远所传。
诗礼不外学,兄弟相攻研。
如彼贩海翁,岂种溪中田。
四方尚尔文,独我敬尔贤。
但爱金玉声,不贵金玉坚。
孤遗一室中,寝食不相捐。
饱如肠胃同,疾若肤体连。
耕者求沃土,沤者求深源。
彼邦君子居,一日可徂迁。
念此居处近,各为衣食牵。
从今不见面,犹胜异山川
既乖欢会期,郁郁两难宣。
素琴苦无徽,安得宫商全。
他皆缓别日,我愿促行轩。
送人莫长歌,长歌离恨延。
羸马不知去,过门常盘旋。
会当为尔邻,有地容一泉。

拼音版原文

ménguǎnqiánjūndāngtóngnián
jīnláijiànchéngchángguòyuǎnsuǒchuán

shīwàixuéxiōngxiānggōngyán
fànhǎiwēngzhǒngzhōngtián

fāngshàngěrwénjìngěrxián
dànàijīnshēngguìjīnjiān

shìzhōngqǐnshíxiāngjuān
bǎochángwèitónglián

gēngzhěqiúōuzhěqiúshēnyuán
bāngjūnqiān

niànchùjìnwèishíqiān
cóngjīnjiànmiànyóushèngshānchuān

guāihuānhuìliǎngnánxuān
qínhuīāngōngshāngquán

jiēhuǎnbiéyuànxíngxuān
sòngrénchángchánghènyán

léizhīguòménchángpánxuán
huìdāngwèiěrlínyǒuróngquán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
门馆:家门口或家族的学馆。
童子年:童年时期。
成长:长大成人。
俱过:都超过。
远所传:外界的传闻或期望。
诗礼:指儒家经典和礼仪。
外学:向外人学习。
攻研:研究探讨。
贩海翁:比喻经历丰富的人。
溪中田:不适合耕作的小地方,比喻非其所长。
尚尔文:崇尚文化。
敬尔贤:尊敬你的德才。
金玉声:比喻名声好听。
金玉坚:比喻真正有价值、坚韧的品质。
孤遗:孤独遗留。
不相捐:不抛弃对方。
肠胃同:比喻关系密切,如同一体。
肤体连:比喻祸福与共。
沃土:肥沃的土地。
沤者:可能指需要深水浸泡的作物或工作。
彼邦:那里。
君子居:适宜君子居住的地方。
徂迁:前往,迁移。
衣食牵:为生活奔波忙碌。
异山川:遥远的地方。
乖:违背,错过。
欢会期:相聚的时光。
郁郁:忧郁,心情沉重。
素琴:无装饰的琴,比喻朴素的生活或心境。
徽:琴弦上的标记,此处指琴弦。
宫商:五音中的两个,泛指音乐。
全:完整,和谐。
缓别日:拖延分别的日子。
促行轩:催促行程,早日出发。
离恨:离别的愁绪。
延:延长。
羸马:瘦弱的马。
盘旋:来回走动,不愿离开。
会当:将来一定会。
尔邻:成为你的邻居。
有地:如果有地方。
一泉:一口井。

翻译

回忆往昔门前景,你还是童年时期。
如今再见已成长,都超越了过去的传闻。
诗书礼乐无需外求,我们兄弟互相切磋研究。
就像那航海的老翁,怎会在溪中耕田。
世人尚且尊崇文化,唯独我更敬重你的贤能。
人们只爱金玉之声,却不重视金玉之坚韧。
孤独遗世在这一室中,饮食起居不相离。
彼此情谊深厚,如同身体相连,病痛共担。
农夫寻找肥沃土地,浸泡者寻求深水源。
那边君子居住之地,一日即可前往。
想到这里相距虽近,却各自为生活所累。
从今往后若难相见,也好过相隔万水千山。
既然错过了欢聚时光,心中抑郁难以言表。
无弦的素琴多么苦,怎能奏出完整的音律。
他人拖延离别日,我却希望车马尽早启程。
送别勿唱长歌,长歌只会让离愁更绵长。
瘦弱的马儿不懂离去,总在家门口徘徊。
将来定要成为你的邻居,有地能挖一口井共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于丹即将迁居他乡的离别之情。诗中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离别的不舍。

开篇“忆昔门馆前,君当童子年”两句,回顾往昔在学堂前的时光,当时作者与于丹还都是孩童。随后“今来见成长,俱过远所传”则表明现在两人都已成长,但彼此的才华却超出了古人所传。

诗中“诗礼不外学,兄弟相攻研”一句,展示了他们对学习和文化的追求以及彼此间的切磋琢磨。接下来的“如彼贩海翁,岂种溪中田”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于朋友才华的赞赏。

在“四方尚尔文,独我敬尔贤”一句中,诗人强调自己对于丹不仅是尊重他的文学才能,更是敬佩他的人品。随后的“但爱金玉声,不贵金玉坚”则进一步表达了对于朋友内在品质的珍视,而非外在的物质财富。

“孤遗一室中,寝食不相捐”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甚至到了生活起居都无法摆脱对方影子的地步。紧接着,“饱如肠胃同,疾若肤体连”则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两人情感上的相通与相依。

在“耕者求沃土,沤者求深源”中,诗人通过农耕和水利的比喻,说明了各自寻找发展的空间和根基。随后的“彼邦君子居,一日可徂迁”则表明于丹将要迁往他乡,而诗人对此感到无奈。

“念此居处近,各为衣食牵”一句中,诗人提到两人住所相近,但都忙于生活的琐事。紧接着,“从今不见面,犹胜异山川”则表达了即将离别后的哀愁,即便是分隔两地,也强过了普通的山水阻隔。

“既乖欢会期,郁郁两难宣”一句中,诗人感叹离别之际,心中的不舍与哀伤难以言表。随后的“素琴苦无徽,安得宫商全”则通过对音乐的比喻,表达了内心的悲凉和对友谊完整性的渴望。

在“他皆缓别日,我愿促行轩”中,诗人表明其他人可能会选择延缓离别,但自己却愿意即刻送别。而接下来的“送人莫长歌,长歌离恨延”则警示不要唱久的离别之歌,以免离愁更加深重。

最后,“羸马不知去,过门常盘旋”一句中,诗人通过羸马(即疲惫不堪行走的马)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舍与留恋。随后的“会当为尔邻,有地容一泉”则表明诗人希望能成为于丹的邻居,即便不能相聚,也愿有一个地方可以容纳彼此的一份情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离别的深切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与不舍。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