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霄雁行律,红露荆花滴
唯有三珠树,不用东风力。
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
海内久闻名,江西偶相识。
谁不有诗机,麟龙不解织。
谁不有心地,兰茝不曾植。
多君二俱作,独立千仞壁。
话道出先天,凭师动臻极。
青霄雁行律,红露荆花滴。
偶然成远别,别后长相忆。
行至鄱阳郡,又见谢安石。
留我遇残冬,身心苦恬寂。
江上春又至,引颈山空积。
何日再相逢,天香满瑶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真宰:大自然的主宰。洪炉:巨大的熔炉,比喻宇宙。
三珠树:象征坚韧或特殊的生命。
天庙器:比喻君子的高贵品质。
偶相识:偶然的相遇。
诗机:创作诗歌的能力。
心地:人的品性、善良之心。
千仞壁:形容极高峻的地方。
先天:宇宙的原始状态,也指自然法则。
动臻极:达到顶峰,极尽完美。
青霄:高空。
红露:清晨的露水,带有些许暖意。
谢安石:历史人物,以其才名著称。
江上:地点,鄱阳郡附近。
翻译
大自然的主宰推动着巨大的熔炉,万物都在其中生长变化。只有三珠树,无需春风的吹拂就能生长。
君子如同天地间的珍贵器物,头颅高傲峻峭。
你名声远扬,我在江西与你偶然相遇。
每个人都有创作诗歌的能力,但麒麟和龙不懂编织。
每个人都有善良的心地,却没有种植兰花和白芷。
你的才华出众,如同独立千仞峭壁上的孤峰。
你的言谈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师德达到了顶峰。
你的言辞如青霄中的雁阵有序,情感深沉如红露滴落荆花。
我们的分离是偶然,但别后常常怀念。
行至鄱阳郡,又遇见了谢安石那样的人物。
你留我在寒冬,内心却宁静淡泊。
江面上春天又来临,我期待着再次相聚。
不知何时能重逢,那时满席都是天仙般的香气。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贯休)所作,名为《寄韩团练》。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诗歌创作的自信与热爱。
开篇“真宰动洪炉,万物皆消息”两句,用宏大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宇宙更新、万物更新的壮观景象,其中“真宰”指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灵,“洪炉”则喻示着自然界中的一种重塑与再生力量。紧接着“唯有三珠树,不用东风力”表明在这普遍的更新过程中,仅有的“三珠树”(可能指一种仙境中的神木)不依赖于外在的力量,如同诗人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立与自信。
接下来的几句“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海内久闻名,江西偶相识”则转向对友人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君子天庙器”形容韩团练德行高尚,如同天上的宝器;“头骨何巉崱”则是形容其坚贞不屈的品格。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敬仰和偶然相识的喜悦。
随后的“谁不有诗机,麟龙不解织。谁不有心地,兰茝不曾植”几句,诗人自信地宣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华(诗机)和内在的善良(心地),就如同神兽麟龙不会去做织布之类的世俗工作一样,兰草也不会随意生长。
“多君二俱作,独立千仞壁。话道出先天,凭师动臻极”表达了诗人与韩团练共同创作、相互激励的情谊,以及对先天之道的探讨和对师承的尊重。
“青霄雁行律,红露荆花滴。偶然成远别,别后长相忆”则是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然的境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所产生的情感波动。
最后,“行至鄱阳郡,又见谢安石。留我遇残冬,身心苦恬寂。江上春又至,引颈山空积。何日再相逢,天香满瑶席”几句,诗人提到在旅途中再次遇见友人谢安石,并表达了对即将来临的春天和希望重逢的渴望。在这段落中,“留我遇残冬”、“江上春又至”等句子,则是对季节更迭中的个人感受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厚的情感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自然和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