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蒲泳藻两相忘,宛有江湖气味长
出处:《醴陵丁君洋洋亭》
宋 · 杨时
依蒲泳藻两相忘,宛有江湖气味长。
凭槛翛然真得计,祇应幽兴在濠梁。
凭槛翛然真得计,祇应幽兴在濠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蒲: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常用于装饰或药用,象征清雅之气。藻:藻类植物,常见于水中,与菖蒲一起寓意自然与宁静。
江湖:泛指广阔的天地、自由的生活环境,也暗指隐逸生活。
翛然:形容心境超脱,无拘无束的样子。
幽兴:幽深的情趣,指内心的恬静与诗意。
濠梁:濠水和桥梁,源自《庄子》中的典故,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讨论鱼的快乐,象征哲思与闲适的情趣。
翻译
在菖蒲和藻类中悠游,仿佛忘记了彼此的存在,弥漫着江湖的自由气息。倚靠栏杆,心神舒畅,这真是个好主意,只觉得心中的情趣都留在了濠水和桥梁之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时所作,名为《醴陵丁君洋洋亭》。从诗的内容来看,杨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定。
首句“依蒲泳藻两相忘”中的“依蒲”指的是依靠在蒲草丛中,“泳藻”则是游泳于藻草之中,形象地描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他们彼此忘却,仿佛进入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着“宛有江湖气味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江湖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这里的“宛”字含有悠长、流连之意,“江湖气味”指的是那种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这里通过“长”字,更强调了这种感觉的持久和深刻。
第三句“凭槛翛然真得计”中的“凭槛”意味着倚靠在栏杆上,“翛然”则形容心境清净而悠远。诗人似乎在说,通过这样的方式,他找到了真正的生活智慧。
最后一句“祇应幽兴在濠梁”中,“祇应”表明这是最适宜的情景,“幽兴”指的是隐逸生活中的兴趣和乐趣,而“濠梁”则是具体的地理环境,可能是诗人心仪的隐居之所。这一句强调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的意境清新,语言流畅,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