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恻隐及先世,析薪成自悲全文

恻隐及先世,析薪成自悲

出处:《上长史王公责躬
唐 · 储光羲
覆舟无伯夷,覆车无仲尼。
自咎失明义,宁由贝锦诗。
松柏日已坚,桃李日以滋。
顾己独暗昧,所居成蒺藜。
大贤荐时文,丑妇用蛾眉。
惕惕愧不已,岂敢论其私。
方朔既有言,子建亦有诗。
恻隐及先世,析薪成自悲
灵鸟酬德辉,黄雀报仁慈。
若公庶伏罪,此事安能迟。

拼音版原文

zhōubǎichēzhòng
jiùshīmíngníngyóubèijǐnshī

sōngbǎijiāntáo
ànmèisuǒchéng

xiánjiànshíwénchǒuyòngéméi
kuìgǎnlùn

fāngshuòyǒuyánjiànyǒushī
yǐnxiānshìxīnchéngbēi

língniǎochóuhuīhuángquèbàorén
ruògōngshùzuìshìānnéngchí

注释

覆舟:比喻国家或政权的颠覆。
伯夷:古代贤人,以清高著称。
咎:过失,责备。
贝锦诗:可能指华丽的文字,引申为陷入困境的原因。
松柏:常用来象征坚韧不屈。
丑妇:比喻外貌不佳但受宠的人。
蛾眉:女子美丽的眉毛,代指美貌。
析薪:砍柴,比喻平凡的工作。
灵鸟:神话中的吉祥鸟,象征美德。
伏罪:承认错误并接受惩罚。

翻译

没有伯夷那样的人能拯救倾覆的船只,也没有孔子那样的人能挽回翻车的失误。
自己责怪自己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难道是因为写了贝锦诗而陷入困境?
松柏日渐坚韧,桃李日益繁茂。
反省自己却依然昏暗不明,周围环境如同长满荆棘一般险恶。
伟大的人才被推荐展示时代的作品,丑陋的女人也能因美貌而受宠。
内心充满警惕,深感惭愧,怎敢谈论个人私事。
像东方朔已经说过那样,曹植也有过类似的诗篇。
同情心延伸到祖先的事迹,连砍柴都让我感到悲伤。
灵鸟为有德之人歌唱,黄雀报答仁慈的行为。
如果公正对待,那些应该认罪的人怎能拖延太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作品,名为《上长史王公责躬》。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和自责的情感。他通过对古人伯夷、仲尼之死的提及,来表达自己对于失去正义的遗憾,同时也表明了即使是在物质享受的诱惑下,也不应迷失自我。

诗中的“松柏日已坚,桃李日以滋”用坚韧的松柏和盛开的桃李比喻自己内心的坚定与外界的诱惑,是在强调个人的品格和立场不能轻易动摇。而“顾己独暗昧,所居成蒺藜”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感到失望和迷茫,同时也反映出内心的不平静。

接下来的“大贤荐时文,丑妇用蛾眉。惕惕愧不已,岂敢论其私”中,“大贤”指的是有才华的人,而“丑妇”则是古代美女丑奴的别称,用来形容女性的化妆和装饰。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于个人才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展示和利用,以及个人的私生活不能被外界所揣测的羞愧感。

“方朔既有言,子建亦有诗”中的“方朔”指的是历史上的贤臣,而“子建”则是古代文人,这两句是在强调自己虽然不及古人,但也希望能留下自己的思想和作品。

最后,“恻隐及先世,析薪成自悲。灵鸟酬德辉,黄雀报仁慈。若公庶伏罪,此事安能迟”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他表达了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以及对于自己过失的深刻自责,强调了要及时改正错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人品格、才华发挥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