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琼珰之来献兮,岂徽音之能悟
出处:《题赵松雪画洛神及写洛神赋》
明 · 陈琏
繄思王入觐东归兮,日严饬其徒御道。
伊阙与景山兮,瞻鸾旌之飞度。
遇宓妃于洛川兮,缥缈隔乎烟雾。
倏飘忽其若神兮,见淩波之微步。
从湘滨汉皋之神女兮,俨众灵之来聚。
采明珠而拾翠羽兮,纷杂遝而容与。
虽眷眷于淑美兮,将奚以达乎衷素。
临川流而凝伫兮,嗟幽冥之异路。
偶琼珰之来献兮,岂徽音之能悟。
耿良宵而忘寐兮,遂怅然而归去。
念此事之莫稽兮,所可重者思王之赋。
览松雪之图写兮,觉神怡而目注。
历百祀而如新兮,诚在人之珍护。
聊肆玩以自适兮,又奚用深究乎其故。
伊阙与景山兮,瞻鸾旌之飞度。
遇宓妃于洛川兮,缥缈隔乎烟雾。
倏飘忽其若神兮,见淩波之微步。
从湘滨汉皋之神女兮,俨众灵之来聚。
采明珠而拾翠羽兮,纷杂遝而容与。
虽眷眷于淑美兮,将奚以达乎衷素。
临川流而凝伫兮,嗟幽冥之异路。
偶琼珰之来献兮,岂徽音之能悟。
耿良宵而忘寐兮,遂怅然而归去。
念此事之莫稽兮,所可重者思王之赋。
览松雪之图写兮,觉神怡而目注。
历百祀而如新兮,诚在人之珍护。
聊肆玩以自适兮,又奚用深究乎其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琏对赵孟頫所绘《洛神赋图》的题咏。诗中描绘了王羲之入京后东归时,遇见洛水女神宓妃的奇幻场景。诗人在画作前沉思,感叹于女神的美丽与神秘,以及与现实世界的隔阂。他通过描述女神的行踪、随行的仙灵、采集珍宝的场景,展现了洛神赋的意境。诗中还表达了对王羲之作品的赞赏,认为其画作经百年仍如新,值得珍视和欣赏。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在画前的游玩与沉思,无需深究背后的故事,仅享受这份艺术带来的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画作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古典文学与艺术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诗人成功地将视觉艺术与文学创作相结合,展现了艺术作品超越时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