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林非无主,夺攘无孑遗
出处:《劫桑叹》
宋 · 高斯得
美哉豳郊道,风日清且熙。
条桑纷冉冉,采蘩复祁祁。
盛时不可再,乱世诚堪悲。
守令既闇懦,凶黠何纷披。
千林非无主,夺攘无孑遗。
白刃斗原野,长乂守路垂。
羸童拥树泣,弱隶空篮归。
更怜贫家女,束手看蚕饥。
尔蚕何不幸,生此叔季时。
千筐与万箔,委弃如京坻。
昔闻花门乱,倒麦折桑枝。
幸无风尘警,气象胡尔为。
天门万里远,吾君那得知。
恨无古肤使,观风采吾诗。
条桑纷冉冉,采蘩复祁祁。
盛时不可再,乱世诚堪悲。
守令既闇懦,凶黠何纷披。
千林非无主,夺攘无孑遗。
白刃斗原野,长乂守路垂。
羸童拥树泣,弱隶空篮归。
更怜贫家女,束手看蚕饥。
尔蚕何不幸,生此叔季时。
千筐与万箔,委弃如京坻。
昔闻花门乱,倒麦折桑枝。
幸无风尘警,气象胡尔为。
天门万里远,吾君那得知。
恨无古肤使,观风采吾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美哉:赞美。豳郊:古地名。
道:道路。
风日:天气。
清且熙:晴朗且温暖。
条桑:采桑。
纷冉冉:纷纷扬扬。
采蘩:采摘蘩草。
祁祁:众多。
盛时:好时光。
乱世:战乱时期。
守令:官员。
闇懦:昏庸胆怯。
凶黠:凶恶狡猾。
纷披:横行。
千林:广袤森林。
夺攘:争夺。
白刃:刀剑。
长乂:长矛。
垂:守卫。
羸童:瘦弱的孩子。
弱隶:弱小的奴隶。
贫家女:贫穷人家的女儿。
束手:无可奈何。
叔季:末尾,衰败。
京坻:京城的高地。
昔闻:过去听说。
花门乱:花门之战。
倒麦折桑枝:战争破坏。
胡尔为:为何如此。
天门:皇宫。
吾君:我们的君王。
那得知:怎能知道。
古肤使:古代的史官。
观风采:观察并记录。
吾诗:我的诗歌。
诗:诗歌。
翻译
啊,豳郊的道路多美好,风和日丽又明亮。桑叶纷繁随风飘,采集蘩草人声嘈嘈。
好时光不会再重来,乱世之中令人悲叹。
官吏昏庸又怯懦,恶势力横行无忌。
万千林木虽有主,争夺之下无遗漏。
田野上刀光剑影,长矛守护道路两侧。
瘦弱孩童抱树哭泣,弱小奴仆空篮而归。
更可怜那些贫家女,只能束手看着蚕儿饿死。
你的蚕儿真不幸,生于这末世的时节。
无数的丝筐和箔片,被丢弃得如同京城的废墟。
曾听说花门之乱,连麦穗桑枝都遭殃。
幸好没有战乱惊扰,为何天气如此反常。
天子所在的皇宫遥远,我们的君王怎能知晓。
遗憾没有古代的司马迁,来欣赏我的诗歌,记录这世态炎凉。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高斯得的《劫桑叹》描绘了一幅战乱时期农村生活的凄凉景象。诗的前四句“美哉豳郊道,风日清且熙。条桑纷冉冉,采蘩复祁祁”,展现了往日乡村宁静美好的风光,人们在晴朗的日子里忙碌地采摘桑叶和蘩草。然而,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现实的残酷:“盛时不可再,乱世诚堪悲。守令既闇懦,凶黠何纷披。”诗人感叹好时光不再,乱世中官吏昏庸,恶势力横行。
“千林非无主,夺攘无孑遗”揭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连森林里的资源也被争夺一空。田野上白刃相见,道路上只有严厉的执法者维持着一丝安宁。儿童哭泣,奴隶空篮而归,贫家女子束手无策看着自家蚕饿死,这画面充满了悲凉。
“尔蚕何不幸,生此叔季时”表达了对蚕的同情,它们不幸生在这乱世末期。丰收的蚕丝被大量废弃,如同堆积的京城土丘。“昔闻花门乱,倒麦折桑枝”又提及了历史上的战乱,暗示眼前的困境并非孤例。诗人感慨“天门万里远,吾君那得知”,远在朝廷的君主难以感知民间疾苦。
最后,诗人遗憾没有古代的司马迁那样的史官来记录这些苦难,只能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哀叹:“恨无古肤使,观风采吾诗”。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对统治者未能体察民情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