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坎失生理,家人知义方
出处:《城隅有一士》
元 · 杨弘道
南山一何高,北渚青茫茫。
可怜佳丽地,荆棘三十霜。
芟夷营大宅,列肆来群商。
倡优日歌舞,鞍马照地光。
城隅有一士,垝垣缭茅堂。
习坎失生理,家人知义方。
貌言外卑逊,节行中贞刚。
荒凉众所弃,上帝歆其香。
可怜佳丽地,荆棘三十霜。
芟夷营大宅,列肆来群商。
倡优日歌舞,鞍马照地光。
城隅有一士,垝垣缭茅堂。
习坎失生理,家人知义方。
貌言外卑逊,节行中贞刚。
荒凉众所弃,上帝歆其香。
鉴赏
这首元代杨弘道的《城隅有一士》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首句“南山一何高,北渚青茫茫”以山之高峻和水之辽阔,为背景设置了广阔的地理环境。接下来,“可怜佳丽地,荆棘三十霜”表达了对昔日繁华之地如今荒凉景象的惋惜,三十载的荆棘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
“芟夷营大宅,列肆来群商”展现了过去的热闹与商业繁荣,然而这些都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倡优日歌舞,鞍马照地光”的奢靡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描绘,暗示了社会道德的沦丧。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笔锋一转,引出主角——“城隅有一士”,他身处破败之中,住在“垝垣缭茅堂”。尽管生活困苦,他却“习坎失生理,家人知义方”,坚守正道,表现出高尚的品德。“貌言外卑逊,节行中贞刚”进一步刻画了他的内在品质,外表谦逊,内心坚韧。
最后两句“荒凉众所弃,上帝歆其香”揭示了这位士人的孤独与坚守,他的美德犹如馨香,在荒凉中独树一帜,得到了上天的眷顾。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赞扬了在世俗浮华中保持高尚节操的君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