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深两岸禽声啭,日落千山树影残
出处:《邱坡三刘任远区天功诸子以社事推赋谢并寄》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才疏不敢问鸡坛,留得孤心待岁寒。
高咏欲从何地寄,枯桐能向几人弹。
溪深两岸禽声啭,日落千山树影残。
却喜钓台新有约,故园归去把渔竿。
高咏欲从何地寄,枯桐能向几人弹。
溪深两岸禽声啭,日落千山树影残。
却喜钓台新有约,故园归去把渔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才华不足的自谦,以及对岁寒之志的坚守。首联“才疏不敢问鸡坛,留得孤心待岁寒”中,“鸡坛”可能暗指庙堂或官场,诗人自谦才疏,不愿涉足其中,而是选择在孤独中等待岁月的考验,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气度。颔联“高咏欲从何地寄,枯桐能向几人弹”则表达了诗人的创作欲望与知音难觅的感慨,高雅的吟唱想要寄托于何处,而那古老的桐琴又能为几人弹奏,流露出一种知音稀少的孤独感。
颈联“溪深两岸禽声啭,日落千山树影残”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溪水深处,鸟鸣声此起彼伏,夕阳西下,千山万木的影子渐次消失,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尾联“却喜钓台新有约,故园归去把渔竿”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钓台,常用来比喻隐居之地,这里似乎预示着诗人将与友人相聚,共同享受隐逸生活,把渔竿,象征着回归自然、过上闲适自在的生活。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我境遇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