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平生爱山水,移家直入烟霞里
出处:《寄句曲山中隐者》
明 · 郭武
康乐平生爱山水,移家直入烟霞里。
一窥尘网便深藏,两以鹤书征不起。
头戴皮冠手扶策,苍苍满面风霜色。
世人欲见恐难寻,樵客相逢多不识。
卖药修琴还到城,暂来倏去谁将迎。
伯阳已信皆糟粕,季子何劳问姓名。
予亦曾知君隐处,风泉翠滴琅玕树。
不待长须更致书,明朝载酒听莺去。
一窥尘网便深藏,两以鹤书征不起。
头戴皮冠手扶策,苍苍满面风霜色。
世人欲见恐难寻,樵客相逢多不识。
卖药修琴还到城,暂来倏去谁将迎。
伯阳已信皆糟粕,季子何劳问姓名。
予亦曾知君隐处,风泉翠滴琅玕树。
不待长须更致书,明朝载酒听莺去。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武的《寄句曲山中隐者》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人形象。首句“康乐平生爱山水”,借东晋名士谢灵运(字康乐)之名,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暗示了隐者的志趣。接着,“移家直入烟霞里”描绘了隐者选择远离尘世,居住在如画的仙境之中。
“一窥尘网便深藏,两以鹤书征不起”进一步刻画隐者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即使有人以官府文书相召,他也无意出仕。“头戴皮冠手扶策,苍苍满面风霜色”描绘了隐者朴素的生活状态和历经沧桑的面容,暗示其生活简朴而内心坚韧。
“世人欲见恐难寻,樵客相逢多不识”写出隐者深居简出,与世隔绝,连樵夫也未必能轻易相遇。接下来的诗句“卖药修琴还到城,暂来倏去谁将迎”则展示了隐者偶尔下山,无人迎接的孤寂。
“伯阳已信皆糟粕,季子何劳问姓名”引用老子(号伯阳父)和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又称季路)的典故,表明隐者对世俗价值观的不屑,以及他淡泊名利的态度。
最后两句“予亦曾知君隐处,风泉翠滴琅玕树”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环境的向往,以及自己渴望拜访的心愿。“不待长须更致书,明朝载酒听莺去”表达了诗人决定不再写信,而是直接带着酒去山中与隐者共度,聆听鸟鸣,享受自然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者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诗人对其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