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当年时事谁,咄咄赋归与全文

当年时事谁,咄咄赋归与

宋 · 陈著
当年时事谁,咄咄赋归与
同是无枝鹊,危如游釜鱼。
偷生盟世好,访远记山居。
已矣向谁恸,儿孙书满庐。

注释

时事:指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咄咄:形容惊异或责备声。
无枝鹊:比喻没有依靠的人。
游釜鱼:比喻身处险境,随时可能被毁灭。
偷生:苟且活着。
盟世好:对世俗生活的妥协。
山居:隐居山林的生活。
恸:极度悲痛。
书满庐:满屋的书籍,象征知识和记忆。

翻译

当年的世事变迁,谁能预料归宿何处。
同样无依无靠,如同在锅中游走的鱼,处境危险。
在这个纷乱的世界苟且偷生,更向往隐居山林的生活。
如今悲伤无人倾诉,只有满屋的书籍陪伴子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挽黄提举震三章》中的第三章,表达了对故友黄提举的深深哀悼之情。诗中以"当年时事谁"开篇,暗示了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接着用"咄咄赋归与"表达对黄提举被迫辞官归乡的无奈与感慨。"同是无枝鹊,危如游釜鱼"运用比喻,将黄提举比作无处栖身的鹊和在热锅中挣扎的鱼,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困境和危险。

"偷生盟世好,访远记山居"两句,既写出黄提举在艰难中仍坚守道德,又回忆起他隐居山林的生活,流露出对他的敬仰和怀念。最后,诗人以"已矣向谁恸,儿孙书满庐"收尾,表达了对黄提举去世的悲痛以及对其身后子孙们勤奋读书的期望,寄托了对故人的哀思和对后辈的期许。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陈著深厚的哀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