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轻脆岂耐久,心腹俱空穿全文

轻脆岂耐久,心腹俱空穿

出处:《枯柳
宋 · 孔平仲
窾枯路傍柳,种插从何年。
枯条不可见,人立何岿然。
轻脆岂耐久,心腹俱空穿
上无一鸟巢,下系万里船。
想见方浓时,飞花舞青天。
行人多攀折,惨淡驻征鞭。
今也傲突兀,东西过谁怜。
陋质非焦桐,难试朱丝弦。
英华馀岁许,白蚁争回旋。
雷公飞火试一照,深处恐有乖龙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枯柳的形象,通过对枯柳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的刻画,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力与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以“窾枯路傍柳”开篇,点明了枯柳的位置与状态,暗示其历经岁月沧桑。接着,“种插从何年”一句,引出对枯柳来历的疑问,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

“轻脆岂耐久,心腹俱空穿”两句,通过对比轻脆与持久,揭示了枯柳虽然外表脆弱,但内心却坚韧无比,即使被穿孔也不失其本质的顽强。进一步地,“上无一鸟巢,下系万里船”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枯柳的孤独与坚韧,仿佛它成为了天地间唯一的见证者。

“想见方浓时,飞花舞青天”描绘了枯柳曾经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景象,与当前的枯败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行人多攀折,惨淡驻征鞭”则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美的破坏,以及对枯柳命运的同情与无奈。

最后,“今也傲突兀,东西过谁怜”表达了枯柳虽遭人遗忘,但仍傲然挺立,其精神令人敬佩。诗人以“陋质非焦桐,难试朱丝弦”自比,说明自己虽身处困境,仍坚持自我,不改初心。而“英华馀岁许,白蚁争回旋”则象征着生命虽短暂,但依然充满活力,即使在逆境中也能绽放光彩。

“雷公飞火试一照,深处恐有乖龙眠”则是对枯柳深层生命力的赞美,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生命的力量也不会消逝,总有一线生机等待着被发现。整首诗通过对枯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