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飞向南去,人到雁门关
出处:《行抵代州作》
清 · 张晋
雁飞向南去,人到雁门关。
晓角三边月,寒云万迭山。
时清行旅适,戍古老兵闲。
直渡桑干水,仍骑代马还。
晓角三边月,寒云万迭山。
时清行旅适,戍古老兵闲。
直渡桑干水,仍骑代马还。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晋的《行抵代州作》描绘了一幅边塞行旅图景。首句“雁飞向南去”,以大雁南飞象征着季节更替和旅途的遥远,也暗含离别之感。次句“人到雁门关”,点明了诗人到达的地点——雁门关,此地历来是军事要塞,充满了边塞的苍凉与壮丽。
“晓角三边月”描绘了清晨的号角声在边关回荡,月亮映照着边疆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冷寂而辽阔的氛围。接下来的“寒云万迭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严寒和地形的险峻,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给人以压抑之感。
“时清行旅适”表达了诗人所处的时代相对安定,行旅之人得以享受片刻的安宁。“戍古老兵闲”则反映出戍边士兵在和平时期有了难得的闲暇,暗示着边防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
最后两句“直渡桑干水,仍骑代马还”描述了诗人决定直接过河,骑着当地代马返回,既体现了旅途的果断,又流露出对故乡的向往和归心似箭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边塞的风貌,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