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月此来当岁俭,寒冬何地不春温
出处:《送罗季能还延陵镇》
宋 · 刘宰
眼底纷纷利欲昏,君心当与哲人论。
俗尘不染脩茎露,世味逾轻太古尊。
期月此来当岁俭,寒冬何地不春温。
幡然不惮延陵去,季子清风百世存。
俗尘不染脩茎露,世味逾轻太古尊。
期月此来当岁俭,寒冬何地不春温。
幡然不惮延陵去,季子清风百世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纷纷:形容杂乱众多。哲人:智慧的人,指有深度的思想者。
脩茎露:比喻高尚纯洁的品格。
太古尊:古代的高贵,象征极高的地位或品质。
期月:满一个月,表示时间的推移。
春温:春天般的温暖,象征希望和生机。
幡然:突然醒悟的样子。
延陵去:指延陵季子的离去,借指高尚的品德离开。
季子清风:季子,指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以其清廉闻名,清风比喻他的美德。
翻译
眼前纷扰的名利让人头脑昏沉,您的心应与智者交谈。世俗尘埃不沾染你高尚如修竹的品性,世事的苦涩比古代的尊贵更显淡泊。
期待满一个月后,今年会是丰收之年,即使寒冬,何处不存春天般的温暖。
您毅然决然,不惧离别如延陵季子般清廉,季子的高风亮节将流芳百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宰的作品,名为《送罗季能还延陵镇》。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其高洁品格的赞赏。
“眼底纷纷利欲昏,君心当与哲人论。”这两句描绘出一个世俗纷扰、利欲熏心的环境,而诗中的“你”却拥有着超然物外的心境,可以与哲学家般深入探讨生命和宇宙的奥秘。这里的“眼底”暗示了对周围世界的洞察力,“君心”则指的是你那高洁坚定的心志。
“俗尘不染脩茎露,世味逾轻太古尊。”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友人的品格,他如同未经沾染尘埃的清晨露水,不为世间俗务所牵绊。他的心灵轻视世间一切物欲,就像对待远古圣贤一样,充满敬仰之情。
“期月此来当岁俭,寒冬何地不春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诗中提到时间的流逝,“期月”意味着时光匆匆,而“岁俭”则是希望友人能够珍惜每一天。“寒冬何地不春温”暗示无论在何处,友人的到来都能带来春日般的温暖。
“幡然不惮延陵去,季子清风百世存。”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鼓励和赞扬。诗中的“幡然”意味着豪迈无畏,“不惮”则是毫不犹豫。“季子清风”指的是友人的高洁品格如同清新的风,而这种精神气质将会流传百世。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哲理思考的结合,展现了对友人品德的高度评价和对其精神遗产的深刻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