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诚草草,长沙慰艰难
出处:《题伯时画松下渊明》
宋 · 黄庭坚
南渡诚草草,长沙慰艰难。
终风霾八表,半夜失前山。
远公香火社,遗民文字禅。
虽非老翁事,幽尚亦可观。
松风自度曲,我琴不须弹。
客来欲开说,觞至不得言。
终风霾八表,半夜失前山。
远公香火社,遗民文字禅。
虽非老翁事,幽尚亦可观。
松风自度曲,我琴不须弹。
客来欲开说,觞至不得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渡:仓促南迁。诚:确实。
草草:匆忙。
长沙:地名,这里指流亡之地。
慰:安慰。
艰难:困苦艰难。
终风:持久的风。
霾:遮蔽。
八表:四面八方。
失:看不见。
前山:前方的山。
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
香火社:僧侣们的聚会。
遗民:流亡的人。
文字禅:以文字探讨禅理。
老翁:年长之人。
幽尚:隐逸的生活。
可观:值得一看。
松风:松林间的风。
度曲:自然地奏出旋律。
我琴:我的琴。
弹:演奏。
客来:有客人来。
欲开说:想要交谈。
觞至:酒杯来了。
不得言:无法言说。
翻译
仓促南渡实属无奈,长沙的生活艰辛难捱。长久的风暴笼罩四野,半夜里连前方的山峦也看不清。
远方的庐山僧侣们聚集香火,遗民们以文字和禅学寻求慰藉。
虽然这并非我这样的老人所应参与,但其中的隐逸生活也值得欣赏。
松林间的风自然地奏出旋律,我的琴声无需再添。
有客人来访想交谈,但酒杯一到却无法言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伯时画松下渊明》,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和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想象,表达了对画家技巧的赞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南渡诚草草,长沙慰艰难"暗指历史动荡时期,以南渡为背景,道出世事变迁的匆忙与艰辛。"终风霾八表,半夜失前山"运用象征手法,描绘出风雨如晦的环境,寓意世事险恶。
"远公香火社,遗民文字禅"借东晋名士慧远的典故,赞美陶渊明的清高和隐逸精神,将他的生活与佛理禅意相结合。"虽非老翁事,幽尚亦可观"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境界的欣赏,即使不是亲身经历,也觉得其意境深远。
"松风自度曲,我琴不须弹"进一步渲染了松下悠然的氛围,暗示诗人的心境与画中情境相契合。"客来欲开说,觞至不得言"则写出诗人面对美景佳作,欲与友人分享,但因情境所限,只能默默欣赏的微妙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隐逸生活的独特感悟,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内敛和艺术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