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天性从来孝,寸草常怀爱日诚
出处:《爱萱为林编脩赋》
明 · 曹义
堂北幽萱晚自荣,相看几度独怡情。
黄花浥露香偏远,翠叶含烟色更清。
綵服戏时晴影动,板舆行处绿阴生。
知君天性从来孝,寸草常怀爱日诚。
黄花浥露香偏远,翠叶含烟色更清。
綵服戏时晴影动,板舆行处绿阴生。
知君天性从来孝,寸草常怀爱日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萱草的深情赞美与敬仰。诗人以“堂北幽萱晚自荣”开篇,巧妙地将萱草置于一个静谧而幽深的环境之中,晚霞映照下,萱草独自绽放,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接下来,“相看几度独怡情”则表达了诗人与萱草之间的情感交流,仿佛萱草能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他情感寄托的对象。
“黄花浥露香偏远,翠叶含烟色更清”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萱草在清晨露水和薄雾中的美丽景象,黄花沾湿了露珠,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翠绿的叶子在烟雾中显得更加清新脱俗。这种自然界的美好,不仅让萱草本身显得更加生动,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綵服戏时晴影动,板舆行处绿阴生”则进一步展现了萱草周围的动态美。彩服的儿童在晴朗的日子里嬉戏,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摇曳生姿;而当老者乘坐的板舆经过时,绿荫也随之生成,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场景。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知君天性从来孝,寸草常怀爱日诚”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萱草的赞美不仅仅是对其外在美的欣赏,更是对它象征意义的深刻理解——萱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被用来比喻母亲或长辈,象征着孝顺与关爱。诗人借此表达对孝道的崇敬,以及对长辈深厚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萱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