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殊绝尘,褰裳衣欲缟
出处:《题张老山从好堂》
宋末元初 · 牟巘
世有嗜土炭,恣啖等粱稻。
海上逐臭夫,自谓姣且好。
好恶一失正,万境眩颠倒。
亦有欲富者,蝇营无不到。
洗削誇鼎食,执鞭甘隶皂。
于此还有人,深耻货赂冒。
一笑视千驷,贫贱守以道。
厥好岂尔殊,吾自有至宝。
但恐好不真,回夺谅难保。
老山殊绝尘,褰裳衣欲缟。
区区名与利,何曾挂怀抱。
世人定不爱,昌歜与羊枣。
吾意各有在,端未恨枯槁。
从好以名堂,一室聊笑傲。
心惟有所好,乃能无所好。
好仁者夫子,不知岁年老。
益晚而好易,易编穷所好。
彼富如浮云,非义是所悼。
谅兹得其从,圣言极探讨。
孰重复孰轻,辨之亦既早。
而我方忍饥,四壁净如扫。
舍鱼取熊掌,因用儆衰耄。
海上逐臭夫,自谓姣且好。
好恶一失正,万境眩颠倒。
亦有欲富者,蝇营无不到。
洗削誇鼎食,执鞭甘隶皂。
于此还有人,深耻货赂冒。
一笑视千驷,贫贱守以道。
厥好岂尔殊,吾自有至宝。
但恐好不真,回夺谅难保。
老山殊绝尘,褰裳衣欲缟。
区区名与利,何曾挂怀抱。
世人定不爱,昌歜与羊枣。
吾意各有在,端未恨枯槁。
从好以名堂,一室聊笑傲。
心惟有所好,乃能无所好。
好仁者夫子,不知岁年老。
益晚而好易,易编穷所好。
彼富如浮云,非义是所悼。
谅兹得其从,圣言极探讨。
孰重复孰轻,辨之亦既早。
而我方忍饥,四壁净如扫。
舍鱼取熊掌,因用儆衰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不同人生追求的深刻洞察与反思。诗人通过对比各种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展现了对“好”这一概念的深入思考。诗中提到有人沉迷于物质享受,有人追求财富,有人坚守道德原则,有人则以精神追求为乐。诗人强调了内心的真正喜好与价值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并非来源于外在的物质或地位,而是源于内心的平和与道德的坚持。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对仁爱的追求,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幸福在于对他人的好,而非个人的荣华富贵。他引用《易经》中的思想,强调道德原则的重要性,并批评那些仅追求表面财富而不顾道德的人。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宁愿忍受贫困,也不愿违背内心原则的生活态度,以此警示世人应明辨是非,坚守道德底线。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以及对道德与精神追求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