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日更期天淡荡,去年犹忆雨滂沱
出处:《秋夜与东泉澜庵坐月》
明 · 邵宝
病起寻诗此夜多,隔帘月竹弄婆娑。
灯光相对知人否,酒戒未开如夜何。
它日更期天淡荡,去年犹忆雨滂沱。
西风吹绽东篱菊,须向花前一浩歌。
灯光相对知人否,酒戒未开如夜何。
它日更期天淡荡,去年犹忆雨滂沱。
西风吹绽东篱菊,须向花前一浩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愈后在秋夜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
首句“病起寻诗此夜多”,诗人以“病起”点明自己刚从病中恢复,心情或许还带着一丝脆弱与敏感,而“寻诗”则表明他试图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接着,“隔帘月竹弄婆娑”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光透过竹帘洒在室内的景象,竹影摇曳,仿佛在轻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灯光相对知人否”一句,诗人借灯光与友人的互动,表达了对彼此情感交流的期待与疑问,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接下来,“酒戒未开如夜何”一句,诗人以未饮酒的状态,反衬出内心的复杂情绪,似乎在思考着如何更好地与友人共度这美好的夜晚。
“它日更期天淡荡,去年犹忆雨滂沱”两句,诗人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以及对过去经历的回忆。这里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过往的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最后,“西风吹绽东篱菊,须向花前一浩歌”一句,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背景,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菊花盛开的场景不仅增添了季节的美感,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诗人决定在花前高歌,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释放,展现出一种豁达与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病愈后的重新发现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