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逃世难,始闻蕃汉殊
出处:《第一百九十九》
宋 · 文天祥
南北逃世难,始闻蕃汉殊。
天下今一家,中原有驱除。
天下今一家,中原有驱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北:指北方和南方,这里泛指战乱中的不同地区。逃世难:逃避战乱的困苦。
始闻:初次听说。
蕃汉殊:汉族与非汉族(如胡人)之间的差异。
天下:整个世界或国家。
今一家:现在如同一个大家庭。
中原:中国的中部地区,古代常用来指代中国的核心地带。
驱除:驱赶或清除,这里指驱逐敌人。
翻译
南北的人们都在逃避战乱的苦难,初次听说汉族和外族有了明显的区别。如今整个天下已经如同一家,中原地区正有人奋起驱逐侵略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全的深切关怀。"南北逃世难,始闻蕃汉殊"表达了诗人对长期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深刻的感受,同时也意识到边疆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的差异。"天下今一家,中原有驱除"则体现出诗人对于国家统一的向往,以及对于内部动荡和外来侵扰的清除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但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通过对比和对待,诗人表现出了自己对于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以及边疆安宁的迫切期盼。这也反映了宋代诗人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