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月暗声疑雨,日午窗虚绿浸人
出处:《绿隐书巢写怀》
清 · 张问陶
霜叶风枝绝点尘,卜居刚及饯残春。
梦回月暗声疑雨,日午窗虚绿浸人。
门外软红迷世境,眼前空翠似山邻。
幽期毕竟从吾好,一卷南华寄此身。
梦回月暗声疑雨,日午窗虚绿浸人。
门外软红迷世境,眼前空翠似山邻。
幽期毕竟从吾好,一卷南华寄此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隐居生活画卷。诗人以“霜叶风枝绝点尘”开篇,巧妙地将霜叶与风枝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接着,“卜居刚及饯残春”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感知,也暗示了他选择在此时隐居的深意。
“梦回月暗声疑雨,日午窗虚绿浸人”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与白天的不同景象。夜晚,月色朦胧,雨声仿佛在梦中响起;白天,阳光透过窗户,绿意盎然,仿佛融入了人的身心。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和谐。
“门外软红迷世境,眼前空翠似山邻”则进一步深化了隐居生活的意境。门外的世界繁华如织,但对诗人而言,眼前的绿色却如同山林之邻,给予心灵以宁静与慰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幽期毕竟从吾好,一卷南华寄此身”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坚定选择和内心的满足。通过阅读《南华经》(即《庄子》)来寄托自己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他对道家哲学的认同和实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文人学者在隐居生活中寻求自我、实现精神自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