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
出处:《赤谷》
唐 · 杜甫
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
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
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
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
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
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
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
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
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
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
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
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
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
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天气寒冷霜雪厚重,游子要去往某个地方。岂止是年华老去,再次返回没有了约定的日期。
清晨从赤谷亭出发,前方的艰难险阻刚刚开始。
路上乱石密布,我的车轮已经涂满了油脂以备不时之需。
山中深处风大且苦,夕阳下孩子们饥饿难耐。
寂静的村庄遥远,烟火气息如何追寻。
贫困疾病使我日益衰弱,对故乡的思念无法再想。
常常害怕在路上死去,永远被高尚的人们嘲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严寒的冬日踏雪前行的艰难情景。"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表明冬季的严酷环境和游子的坚定意志。"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未来不确定性的深沉感慨。
"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点出了旅途的起始地点是赤谷亭,而且旅程从这里开始变得更加困难。"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描绘了道路崎岖不平,甚至需要用脂肪来润滑车轮,以示行进之艰辛。
"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则形象地展现了山区的荒凉与夜幕降临时儿童的饥饿。"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通过对村庄和炊烟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于遥远家乡的思念和不易实现的寻觅。
"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表达了诗人因贫穷、疾病而身心俱疲,对于故乡的无尽怀念。最后,"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则流露出对于旅途中可能发生的不测之灾,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和自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严酷环境中的坚韧不拔与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