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之足为尧,不充乃为蹠
出处:《悬壶》
宋末元初 · 陈普
悬壶大如斗,紫芋高五尺。
物能充其量,满彻无不极。
人禀天地正,性分亦有则。
充之足为尧,不充乃为蹠。
物能充其量,满彻无不极。
人禀天地正,性分亦有则。
充之足为尧,不充乃为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悬壶:药壶,古代用来盛放药材的容器。斗:中国古代容量单位,一斗约等于十升。
紫芋:紫色的芋头,可能指某种植物。
满彻:满盈,充满到极点。
禀:承受,接受。
天地正:天地之道,指自然法则或道德准则。
性分:人的天性,本性。
尧:古代贤君,象征美德和智慧。
蹠:战国时期暴君,象征邪恶。
翻译
药壶大得像斗,紫色的芋头高五尺。万物都能达到其极限容量,满盈无不是极致。
人类禀承天地的正道,本性也有其法则。
如果充满美德,就能成为像尧那样的圣君,否则就会沦为像蹠那样的恶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悬壶》,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的作品。诗中以"悬壶"为象征,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大如斗的容器,暗示着容量之大。接着,诗人将紫芋作为比喻,说明即使是最小的事物,只要充分发展,也能达到极致。人也如此,禀承天地赋予的正气,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其本性中的原则和法则,就可能成为像尧那样的贤明君主;反之,若未能充盈,就可能堕落为如同蹠那样的人物。整首诗寓言深刻,强调了个人修养和德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