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悃款神相契,旧仆殷勤酒更斟
出处:《挽同年何愚溪一首》
清 · 金朝觐
到门投刺忽惊心,往事风流不可寻。
莺树乍迁春已暮,鸾弦重续韵偏沈。
新知悃款神相契,旧仆殷勤酒更斟。
犹有遗孤成似续,传家何必满籯金。
莺树乍迁春已暮,鸾弦重续韵偏沈。
新知悃款神相契,旧仆殷勤酒更斟。
犹有遗孤成似续,传家何必满籯金。
鉴赏
这首挽诗《挽同年何愚溪一首》由清代诗人金朝觐所作,情感深沉,哀而不伤,通过对逝者生前与身后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
首联“到门投刺忽惊心,往事风流不可寻”,开篇即以“到门投刺”这一日常行为,引出对逝者的追忆,而“惊心”二字则直接点明了诗人面对逝者时内心的震动与哀痛。接着,“往事风流不可寻”一句,将笔触转向对逝者生前美好时光的追忆,暗示逝者生前的风华绝代与才华横溢,如今却只能在记忆中追寻,表达了对逝者无法挽回的遗憾。
颔联“莺树乍迁春已暮,鸾弦重续韵偏沈”,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来象征逝者生命的终结与精神的永恒。莺树的迁移暗示着季节的更迭,春天的逝去象征着生命的结束;而“鸾弦重续韵偏沈”则以音乐的比喻,表达了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和才华如同乐曲一般,虽然不再演奏,却依然在人们心中回响,成为永恒的记忆。
颈联“新知悃款神相契,旧仆殷勤酒更斟”,转而描写后人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新交的朋友诚挚相待,旧日的仆役也以酒祭奠,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人们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礼仪与人情的温暖。
尾联“犹有遗孤成似续,传家何必满籯金”,最后以对逝者后代的关怀收束全诗。尽管逝者已逝,但仍有遗孤继承其志,延续其名,这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此句不仅表达了对逝者后代的期许,也暗含了对精神传承的重视,强调了精神价值远胜于物质财富。
综上所述,《挽同年何愚溪一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同时也传递了对精神传承与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