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甘饷儿女,伐木课童隶
宋 · 葛胜仲
潜山赋归来,卜筑聊自憩。
岩壑发天藏,桐竹如手蓺。
寒泉西神派,那复问水递。
割甘饷儿女,伐木课童隶。
意行及趺坐,宴然契真际。
诚从古人求,三隐真可继。
岩壑发天藏,桐竹如手蓺。
寒泉西神派,那复问水递。
割甘饷儿女,伐木课童隶。
意行及趺坐,宴然契真际。
诚从古人求,三隐真可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葛胜仲在潜山隐居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潜山赋归来,卜筑聊自憩”点明了地点和生活状态,诗人选择在潜山隐居,过着宁静自适的生活。接下来,“岩壑发天藏,桐竹如手蓺”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间岩壑的壮丽景色和生长的树木如同人工精心培育一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寒泉西神派,那复问水递”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寒泉潺潺,仿佛是神灵之水,无需询问,泉水自流,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接着,“割甘饷儿女,伐木课童隶”描述了诗人与家人共享生活的温馨画面,以及对后辈的教育与指导,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责任感。
“意行及趺坐,宴然契真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真理的追求,无论是散步还是静坐,都能达到心灵的宁静与契合。最后,“诚从古人求,三隐真可继”表达了诗人向古代隐士学习,追求内心真实与自由的愿望,希望像古人一样成为真正的隐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美好与深邃,以及对自然、家庭、真理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