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袍两蹻都无馀,腰间一二三葫芦
出处:《赠南道人》
宋 · 王质
露水班白未全白,长江大湖喜为客。
西风渐少北风多,脚底路声行格格。
一袍两蹻都无馀,腰间一二三葫芦。
生涯如此祇如此,如此如此无他须。
红黄瀰漫杂奔走,观旁亦有可人否。
公卿将相总不问,蓑衣铁拐岂无有。
青山绿水逢迎时,亟来相报令吾知。
戴起一顶青蒻笠,拖将七尺紫藤枝。
因缘渺茫多阻隔,斯人吾前亦不识。
且吞溪玉濯心神,更揽月轮摩眼力。
摩到无明醉梦醒,挹袖拍肩须有人。
西风渐少北风多,脚底路声行格格。
一袍两蹻都无馀,腰间一二三葫芦。
生涯如此祇如此,如此如此无他须。
红黄瀰漫杂奔走,观旁亦有可人否。
公卿将相总不问,蓑衣铁拐岂无有。
青山绿水逢迎时,亟来相报令吾知。
戴起一顶青蒻笠,拖将七尺紫藤枝。
因缘渺茫多阻隔,斯人吾前亦不识。
且吞溪玉濯心神,更揽月轮摩眼力。
摩到无明醉梦醒,挹袖拍肩须有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人以露水未全白、长江大湖为客、西风转北风等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通过简朴的衣着和生活器具,展现了隐士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方式。
“红黄瀰漫杂奔走”一句,描绘了自然界中色彩斑斓的景象,与“观旁亦有可人否”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接下来,“公卿将相总不问,蓑衣铁拐岂无有”,直接表达了对官场名利的不屑,强调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青山绿水逢迎时,亟来相报令吾知”则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最后,诗人以戴上青蒻笠、拖着紫藤枝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期待。“因缘渺茫多阻隔,斯人吾前亦不识”,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豁达态度,即使前路充满不确定性,也愿意勇敢前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