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
出处:《送张六谏议归朝》
唐 · 武元衡
诏书前日下丹霄,头戴儒冠脱皂貂。
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
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
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
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
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
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丹霄:天庭,指皇宫。儒冠:儒生的帽子,表示身份。
皂貂:黑色的貂皮官帽,古代官员的服饰。
漠漠:形容烟雾浓厚。
萧萧:形容风雨声凄凉。
翥:鸟向上飞。
凌寒:冒着严寒。
班超:东汉名将,此处借指有志于边疆事业的人。
翻译
昨日皇命下达天庭,他身着儒生衣帽摘下黑貂官帽。笛声哀怨在柳营中回荡,烟雾弥漫;江边客馆阴云密布,风雨交加。
如同鸳鸯和鸿雁展翅高飞,他急于寻求出路;松柏在寒冬中独自挺立,不畏凋零。
如果回归朝廷有人询问,就说我如老班超,在玉门关外已老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告别友人,返回朝廷的场景。诗中以“诏书前日下丹霄”开篇,表明皇帝的命令已经颁布下来,官员必须返朝。"头戴儒冠脱皂貂"则写出了官员换上正式服饰,准备启程。
接下来的两句"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离的友人的哀怨之情。"鸳鸿得路争先翥"则形象地描绘了大雁归飞的情景,象征着官员急于返回朝廷。
"松柏凌寒独后凋"这句诗写出了坚韧不拔的品格,即便是在严寒中,也要保持最后的坚持。最后两句"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叮咛和对历史上忠诚将领班超的敬仰。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古代官员返朝的场景,更蕴含着诗人对朋友、对国家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