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勿效宝公,清狂挑镜尺
夜读楼中诗,终疑笔五色。
气方吞刘备,和不以口击。
丽如傲梁公,正恐是花魄。
君才比西子,果识天下白。
我句陋无盐,笔砚焚欲亟。
吾家大冯君,酒酣颇自适。
书来誇壮观,盈纸溅醉墨。
初无万钱念,脱帽见秃笔。
时时及少年,追逐寄夙昔。
诫勿效宝公,清狂挑镜尺。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复次蔡元中韵》。诗中描绘了江楼的景象与夜晚读书的情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首句“江楼为谁构,想见晴瓦碧”描绘了江边高楼的构造,晴朗的天空下,瓦片呈现出碧绿的颜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下来,“夜读楼中诗,终疑笔五色”则表达了诗人夜晚在楼中阅读诗歌的感受,仿佛每一笔都蕴含着五彩斑斓的色彩,展现出诗歌的丰富与魅力。
“气方吞刘备,和不以口击”运用比喻手法,将诗人的才华比作能吞并英雄人物的气势,但又强调了他不会用言语去争斗,而是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接着,“丽如傲梁公,正恐是花魄”进一步赞美诗人的文采斐然,如同傲视群雄的梁公,又担心其灵感源自于花的魂魄,暗示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美好。
“君才比西子,果识天下白”将诗人的才华与美女西施相提并论,认为他不仅拥有超凡的才情,还能洞察世间万物的真谛。而“我句陋无盐,笔砚焚欲亟”则是诗人谦虚地自评,认为自己的诗句不如无盐(古代美女)般美丽,甚至想要销毁笔砚,表现出他对自身作品的严格要求与自我超越的精神。
“吾家大冯君,酒酣颇自适”提到另一位诗人大冯君,在酒醉时显得颇为自在,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在艺术创作中的自由状态。“书来誇壮观,盈纸溅醉墨”描述了友人来信夸赞壮观的景象,信纸上满是洒落的醉墨,体现了艺术创作的激情与奔放。
最后,“初无万钱念,脱帽见秃笔”表达了诗人创作时的专注与忘我,没有金钱的牵绊,甚至帽子都脱下,露出秃笔,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全身心投入创作的状态。“时时及少年,追逐寄夙昔”则回忆起年轻时追逐过去的岁月,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诫勿效宝公,清狂挑镜尺”作为结语,告诫人们不要效仿宝公(佛教中的僧人)的清高与狂放,而是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理智,避免过度的自我表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自然与历史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我超越与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