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人非苏属国,柳林议比长蛇毒
出处:《柳林议》
清 · 汤润泰
赵家人士纷来燕,中有一人瘦而髯,目光闪闪夜欲燃。
其心有如上负千寻之绝壁,下临不测之深渊。
焉得使之竟南旋,一枝玉桧盘郁遮遥天。
遮遥天,协臣邻集群议奸,细臻阴鸷实过张孝纯三年。
粘罕心,桧心知,忍负宋,不负金。
噫嘻乎!南自南,北自北。
万里人非苏属国,柳林议比长蛇毒。
明月秦城日车覆,五国城中归朽木。
其心有如上负千寻之绝壁,下临不测之深渊。
焉得使之竟南旋,一枝玉桧盘郁遮遥天。
遮遥天,协臣邻集群议奸,细臻阴鸷实过张孝纯三年。
粘罕心,桧心知,忍负宋,不负金。
噫嘻乎!南自南,北自北。
万里人非苏属国,柳林议比长蛇毒。
明月秦城日车覆,五国城中归朽木。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汤润泰的《柳林议》描绘了一幅赵姓人物群像,其中一人尤为引人注目,他瘦削且蓄须,眼神炯炯如夜火。他的内心深沉,仿佛背负着千仞峭壁,又面临无底深渊,暗示其处境艰难。诗人希望此人能改变方向,如同玉桧枝叶遮天,象征着对奸佞势力的抵抗。
诗中提到“协臣邻集群议奸”,暗指朝廷内部的阴谋诡计,与张孝纯时期的黑暗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粘罕和秦桧的心机,表现在他们对宋朝的背叛和对金国的忠诚之间。诗人感慨万分,认为南北界限分明,不应混淆,指出柳林议的恶毒程度堪比长蛇,预示着国家的危机。
最后,诗人以秦城的明月和五国城中的朽木为喻,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暗示即使在明亮的月光下,秦朝的覆灭和五国城的衰败已成定局。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寓意深刻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朝政腐败和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