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贤哉蘧伯玉,五十始知非全文

贤哉蘧伯玉,五十始知非

出处:《觉非诗
明 · 胡奎
晨兴正冠裳,端居俨若思。
先哲有遗训,兢兢常在兹。
贤哉蘧伯玉,五十始知非
是非日相仍,何以决群疑。
四勿我裘领,三省我蓍龟。
衡以较重轻,鉴以别妍媸。
直者不可枉,白者不可缁。
愿言保终始,中心毋自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奎所作的《觉非诗》。诗中通过晨起整装、端坐沉思的情景,引出对古代哲人遗训的思考与借鉴。诗人以蘧伯玉五十岁方知非的故事为引子,探讨了人生中的是非判断与道德抉择。

“贤哉蘧伯玉,五十始知非。”诗人首先引用蘧伯玉的故事,说明了人生的智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与经验的积累。蘧伯玉五十岁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反思,也是对后世的一种警示。

接下来,“是非日相仍,何以决群疑。”表达了面对日常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是非问题时,人们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诗人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对如何做出正确判断的深思。

“四勿我裘领,三省我蓍龟。”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四勿”(即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比作裘领,强调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三省”(即每日三次反省自身言行)则比作蓍龟,象征着自我检视与内省的必要性。这两句诗强调了通过遵循道德准则和自我反省来指导行为的重要性。

“衡以较重轻,鉴以别妍媸。”诗人进一步阐述了通过公正的衡量与审美的鉴赏来区分事物的轻重与美丑。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更是对人性、道德和社会价值的深刻洞察。

最后,“直者不可枉,白者不可缁。”这两句诗强调了坚持正直与纯洁的重要性,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价值观不应受到动摇或污染。

“愿言保终始,中心毋自欺。”诗人以愿望的形式,表达了希望人们能够始终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不被外界诱惑所蒙蔽,保持真诚与纯净的心灵。

综上所述,《觉非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与象征,深入探讨了个人道德修养、是非判断以及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坚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