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逢至喜,险尽黄牛庙
出处:《神泉为大参将钟君题四首》
明 · 林光
西来逢至喜,险尽黄牛庙。
夷陵窥列宿,偶得感通妙。
夷陵窥列宿,偶得感通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西行途中,遇到黄牛庙时的喜悦心情,以及在夷陵仰望星空时的感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宇宙奥秘的思考。
首句“西来逢至喜”,表达了诗人从西方而来,遇见黄牛庙时的惊喜之情。黄牛庙作为路途中的地标,给旅人带来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期待,因此“至喜”不仅指遇到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更包含了对旅途艰辛得以缓解的满足感。
接着,“险尽黄牛庙”一句,通过“险尽”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在经过一番跋涉后,终于到达了黄牛庙,暗示了诗人克服困难后的轻松与释然。
“夷陵窥列宿,偶得感通妙”则展现了诗人站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之地,仰望星空的场景。这里的“窥”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星空的探索与好奇,而“偶得感通妙”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片星空下获得的某种心灵上的感悟,或许是对宇宙规律的领悟,或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种“妙”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旅人行走在自然之中的画面,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