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复锦弦曲,空停估客舟
出处:《琵琶亭下问舟》
宋 · 刘植
西亭问津处,白傅此曾游。
无复锦弦曲,空停估客舟。
抛江春浪静,传柝夜烽收。
最爱庐峰峭,相随过别州。
无复锦弦曲,空停估客舟。
抛江春浪静,传柝夜烽收。
最爱庐峰峭,相随过别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西亭:一个地点名,可能指代一个亭子。津:渡口。
白傅: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复:再,又。
锦弦曲:华丽的乐曲,可能指代宴会上的音乐。
估客舟:商人的船只。
抛江:江水流逝。
传柝:传递更鼓声。
烽收:烽火停止,表示战争或警报结束。
庐峰:庐山的一座山峰。
峭:陡峭。
别州:其他州郡。
翻译
在西亭那里,白居易曾经来过问路。再也没有华丽的音乐,只有商船静静地停靠。
春天的江水平静地流过,夜晚的报警烽火已经熄灭。
我最喜欢那峻峭的庐山峰,期待与你一同走过其他州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江景图。开篇“西亭问津处,白傅此曾游”,诗人在西亭这个地方询问渡口之所在,这里有着白傅曾经漫步的痕迹,可见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人墨客常来吟诵的地方。接着“无复锦弦曲,空停估客舟”,表达了现在这里已经不再有美妙的琴声回荡,只剩下空荡荡停泊着等待客人的船只。这两句通过对比,传递出了一种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意境。
“抛江春浪静,传柝夜烽收”则描写了江面上春日的波涛平静,以及夜晚烽火警报已被收起,这里通过对春天和夜晚景象的描述,展现出一种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氛围。
最后,“最爱庐峰峭,相随过别州”表达了诗人对庐山峰峦之美的喜爱,以及与友人一同行经他州的意愿。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蕴含着诗人对友情和旅行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诗中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对自然之美的赏析,以及对未来旅程的憧憬。通过这几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将一种淡远幽静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世界展现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