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闲身自在,诗逸语纵横
出处:《寄送卢拱秘书游魏州》
唐 · 姚合
太行山下路,荆棘昨来平。
一自开元后,今逢上客行。
地形吞北虏,人事接东京。
埽洒氛埃静,游从气概生。
蓟门春不艳,淇水煖还清。
看野风情远,寻花酒病成。
官闲身自在,诗逸语纵横。
车马回应晚,烟光满去程。
一自开元后,今逢上客行。
地形吞北虏,人事接东京。
埽洒氛埃静,游从气概生。
蓟门春不艳,淇水煖还清。
看野风情远,寻花酒病成。
官闲身自在,诗逸语纵横。
车马回应晚,烟光满去程。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在太行山脚下,昨日荆棘丛生的道路已被平整。自从开元盛世以来,今日我有幸遇到贵客同行。
这里的地形足以抵挡北方敌虏,人事交往与东京相连。
清扫掉尘埃,气氛宁静,游历者的精神风貌油然而生。
蓟门的春天不再绚丽,淇水温暖而清澈。
欣赏野外风光,寻找花香美酒,却因饮酒过度而病态加重。
官职空闲,身心自由,诗歌创作豪放无拘。
车马声回应着夜晚,沿途烟光弥漫,照亮了归程。
注释
太行山:中国山脉名。荆棘:多刺灌木。
平:平整。
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年号。
上客:尊贵的客人。
地形:地理环境。
吞:抵挡。
人事:社会交往。
东京:古代对首都的称呼,这里指长安。
氛埃:尘埃。
静:宁静。
气概:精神风貌。
蓟门:古代边关。
艳:绚丽。
淇水:河流名。
煖:温暖。
清:清澈。
风情:自然景色。
病成:因...而病态加重。
官闲:官职空闲。
诗逸:诗歌飘逸。
纵横:豪放无拘。
回应:呼应。
晚:夜晚。
烟光:雾霭。
去程:归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太行山下漫步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开篇“太行山下路,荆棘昨来平”写出了山路被荆棘覆盖,但昨日已被人迹所平,显示出一段时间以来,这里的人迹渐多。"一自开元后,今逢上客行"则表明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诗人遇见了尊贵的旅人。
接着,“地形吞北虏,人事接东京”描绘了一幅地理与政治的画面,太行山的地形似乎在保护着北方边疆的人们,而人的活动则连接着远方的都城。"埽洒氛埃静,游从气概生"中,“埽洒”指的是清晨的露水,“氛埃”是指微弱的光线,这两句写出了早晨清新而宁静的景象。
在“蓟门春不艳,淇水煖还清”一句中,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期待,但现实中的春色并不如意,而河水却保持着温暖与清澈。"看野风情远,寻花酒病成"则透露出诗人的豪放不羁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官闲身自在,诗逸语纵横”写出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悠闲和文学创作上的洒脱自如,而“车马回应晚,烟光满去程”则描绘了日暮时分,车马归来,路上烟尘的景象,显示出一天活动的结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以及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