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应苦学,今日定何之
出处:《林进士数见过又遗一诗辄以奉报》
宋 · 毛滂
夫子胡为者,行吟颇自奇。
少年应苦学,今日定何之。
天地空羸马,肝肠饱旧诗。
江边糊口掾,风雨共凄凄。
少年应苦学,今日定何之。
天地空羸马,肝肠饱旧诗。
江边糊口掾,风雨共凄凄。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夫子:指有学问的老师或长者。胡为:为什么这样做。
行吟:边走边吟唱。
颇:相当,非常。
奇:奇特,不寻常。
少年:指年轻的学子。
苦学:刻苦学习。
今日:现在,当前。
何之:去哪里,将要到哪里。
天地:广阔的自然环境。
空:空荡荡,只剩。
羸马:瘦弱的马。
饱:充满,装满。
糊口:勉强维持生活。
掾:古代官府中的小吏。
风雨:风雨交加。
凄凄:凄凉,悲凉。
翻译
先生为何如此,边走边吟诗真是奇特。年轻人应该刻苦学习,今日你将要去往何处呢?
天地间仿佛只剩下瘦弱的马匹,心中满是对旧日诗歌的记忆。
你在江边勉强维持生计的小官,风雨中倍感凄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毛滂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业的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开篇“夫子胡为者,行吟颇自奇”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吟诵诗歌,感到自己与众不同,有着独特的情怀和才华。“少年应苦学,今日定何之”劝勉年轻人要刻苦学习,因为今天的努力将决定未来的成就。
“天地空羸马,肝肠饱旧诗”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古代诗歌的喜爱和精通。最后两句“江边糊口掾,风雨共凄凄”表达了诗人在江边写作时的心境,或许是在风雨交加中,借景抒情,感到一种凄凉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的学识、才情以及他对于生活和创作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