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无人知句法,秋月自澄江全文

无人知句法,秋月自澄江

谢公遂如此,宰木已三霜。
无人知句法,秋月自澄江
二子学迈俗,窥杜见牖窗。
试斲郢人鼻,未免伤手创。
蟹胥与竹萌,乃不美羊腔。
自往见谢公,论诗得濠梁。
世方尊两耳,未敢筑受降。
丹穴凤凰羽,风林虎豹章。
小谢有家法,闻此不听冰。
相思北风恶,归雁落斜行。

拼音版原文

xiègōngsuìzǎisānshuāng

rénzhīqiūyuèchéngjiāng

èrxuémàikuījiànyǒuchuāng

shìzhuóyǐngrénwèimiǎnshāngshǒuchuàng

xièzhúméngnǎiměiyángqiāng

wǎngjiànxiègōnglùnshīháoliáng

shìfāngzūnliǎngěrwèigǎnzhùshòujiàng

dānxuéfènghuángfēnglínbàozhāng

xiǎoxièyǒujiāwéntīngbīng

xiāngběifēngèguīyànluòxiéxíng

注释

遂:于是,最终。
宰木:墓前的树木。
句法:诗歌的结构和技巧。
窥:偷看,暗中观察。
郢人鼻:比喻高超的技艺或难以模仿的风格。
蟹胥:比喻粗陋的诗才。
濠梁:指谢公的言论,也可能指濠水边的辩论。
筑受降:比喻轻易接受他人的意见。
丹穴:红色的鸟巢,象征高贵。
冰:比喻冷漠或不易动摇的决心。
相思:深深的思念。
归雁:南飞的大雁,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翻译

谢公的才华已如此消逝,墓旁的树木已历经三次霜寒。
无人能理解他的诗法,只有秋月映照在澄澈的江面。
二人学习超越世俗,从杜甫的诗中汲取灵感。
尝试模仿古人风格,却难免割伤自己的手指。
如同螃蟹和竹笋,他们的诗才并未达到羊羔般的优美。
我亲自去见谢公,与他谈论诗歌,受益匪浅。
世人只看重耳朵听到的,我不敢轻易接受降服。
丹凤的羽毛象征高贵,风中的虎豹图案显威严。
小谢有严谨的家风,听到这样的评价仍保持冷静。
深深的思念伴随着北风的狂暴,南归的大雁斜斜地飞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奉答谢公静与荣子邕论狄元规孙少述诗长韵》。诗中,黄庭坚以谢公(谢灵运)和其后辈诗人的比较,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他首先提到谢公的成就,感叹其早逝,无人能完全理解他的诗歌技巧。接着,他批评了模仿者过于追求形式,如“窥杜见牖窗”、“试斲郢人鼻”,暗示模仿过度可能导致创新受损。

诗人认为,真正的艺术不应拘泥于模仿,而应有自我风格,如“蟹胥与竹萌,乃不美羊腔”。他推崇谢公的自然流露和个人风格,指出“小谢有家法”,即谢灵运有独特的诗风传承。最后,他以“相思北风恶,归雁落斜行”作结,寓言自己对诗歌真谛的追求,即使在困境中,也坚持独立思考,不受他人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黄庭坚对于诗歌创作中继承与创新、个性与共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