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终须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全文

终须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

出处:《寄大愿和尚
唐 · 贯休
道朗居太山,达磨住熊耳。
手擎清凉月,灵光溢天地。
尽骑金师子,去世久已矣。
吾师隐庐岳,外念全刳削。
掷孔圣之日月,相空王之橐籥。
曾升麟德殿,谭无著。
赐衣三铢让不著,唯思红泉白石阁。
因随裴楷离京索,迩来便止于匡霍。
瀑布千寻喷冷烟,旃檀一枝翘瘦鹤。
岘首故人清信在,千书万书取不诺。
微人昔为门下人,扣玄佩惠无边垠。
自怜亦是师子子,未逾三载能嚬呻。
一从散席归宁后,溪寺更有谁相亲。
青山古木入白浪,赤松道士为东邻。
焚香西望情何极,不及昙诜泪空滴。
桐江太守社中人,还送郗超米千石。
宝书遽掩修章句,万里空函亦何益。
终须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

拼音版原文

dàolǎngtàishānzhùxióngěr
shǒuqíngqīngliángyuèlíngguāngtiān

jìnjīnshīshìjiǔ
shīyǐnyuèwàiniànquánxiāo

zhìkǒngshèngzhīyuèxiāngkōngwángzhītuóyuè
céngshēnglín殿diàntánzhù

sānzhūràngzhù
wéihóngquánbáishíyīnsuípéikǎijīngsuǒ

ěrlái便biànzhǐkuānghuòqiānxúnpēnlěngyānzhāntánzhīqiàoshòu

xiànshǒurénqīngxìnzàiqiānshūwànshūnuò
wēirénwèiménxiàrén

kòuxuánpèihuìbiānyín
liánshìshīwèisānzǎinéngpínshēn

cóngsànguīnínghòugèngyǒushuíxiāngqīn
qīngshānbáilàng

chìsōngdàoshìwèidōnglín
fénxiāng西wàngqíngtánshēnlèikōng

tóngjiāngtàishǒushèzhōngrénháisòngchāoqiānshí
bǎoshūyǎnxiūzhāng

wànkōnghán
zhōngshérénwèijiěróngshénchūkōng

注释

太山:泰山,中国五岳之一。
熊耳:熊耳山,位于河南。
清凉月:象征智慧和清净。
金师子:金色狮子,佛教中的吉祥物。
麟德殿:唐代宫殿名,用于朝会。
无著:佛教僧人,强调实相非二。
红泉白石阁:可能指隐居之地。
裴楷:魏晋时期名士。
匡霍:地名,可能指今湖北一带。
旃檀:香木,佛教常用。
昙诜:可能指某位僧人或友人。
辟蛇人:比喻能驱邪避凶的人。
融神出空寂:佛教术语,指达到心灵空寂的境界。

翻译

道朗居住在泰山,达磨则在熊耳山修行。
他手持象征清凉的明月,灵光普照天地。
他曾乘坐金色狮子,早已离开尘世。
我的老师隐居在庐山,心中无杂念。
他舍弃孔圣的教诲,追求空王的智慧。
他曾登上麟德殿,谈论无著的思想。
皇帝赐予他三铢衣,但他拒绝,只怀念红泉白石阁。
随后跟随裴楷离开京城,最终在匡霍定居。
瀑布高悬,冷烟弥漫,一枝旃檀树上,瘦鹤独立。
岘首的老朋友,虽有书信往来,却难以回应。
我曾是他的门徒,受教于他无尽的智慧。
自感也是狮子座的弟子,不到三年,已能领悟深奥。
自从宴会解散归乡,溪边寺庙再无人亲近。
青山古木映白浪,赤松道士成了邻居。
向西焚香,思绪无尽,不及昙诜独自落泪。
我是桐江太守的朋友,他曾赠我千石米。
珍藏的书籍未能完成修订,万里空箱又有何用。
终究需要一个蛇人替代,但我尚未领悟空寂之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太山居住,手持月亮,与世隔绝的景象。诗中充满了对佛法和禅宗的敬仰,以及对远方师父的思念。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如瀑布、旃檀等,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道朗居太山,达磨住熊耳" 开篇即设定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道士在太山之巅,与自然合一。"手擎清凉月,灵光溢天地" 描绘了道士持月,精神通明,映照天地。

"吾师隐庐岳,外念全刳削" 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师父的思念,而"掷孔圣之日月,相空王之橐籥" 则是对佛法和禅宗的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

"曾升麟德殿,谭无著。赐衣三铢让不著,唯思红泉白石阁" 这几句透露了诗人曾有过登临高堂,探讨佛法的经历,但最终留下的只是对那片刻苦修行之地的怀念。

"因随裴楷离京索,迩来便止于匡霍。瀑布千寻喷冷烟,旃檀一枝翘瘦鹤" 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后的流浪生涯,最终停留在一个有瀑布和高岭之地,那里的自然景观让人感到宁静与孤独。

"岘首故人清信在,千书万书取不诺。微人昔为门下人,扣玄佩惠无边垠" 这几句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以及自己曾经是某位高僧弟子的身份,现在则是一名普通修行者。

"自怜亦是师子子,未逾三载能嚬呻。一从散席归宁后,溪寺更有谁相亲"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哀伤,以及在佛法上的修为虽未达到预期,但已有一定的成就。

"青山古木入白浪,赤松道士为东邻。焚香西望情何极,不及昙诜泪空滴" 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对远方的师父和同修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桐江太守社中人,还送郗超米千石。宝书遽掩修章句,万里空函亦何益" 这几句似乎是在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不屑,但又不得不面对,同时也在探讨佛法书籍的意义。

最后一句"终须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 则是诗人对自己修行成果的期待,以及对达到最高境界——"融神出空寂" 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