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灶久欲卜,枌榆犹未残
出处:《吴孝甫黄山草堂》
明 · 欧大任
宗炳旅衡岳,谢客游匡山。
西已隃荆巫,南欲窥松门。
寄托远氛杂,登陟穷攀援。
动操琴亦响,披榛屐恒穿。
通隐事不同,心惟寄巑岏。
吴生沉冥士,遗荣微尚存。
犊鼻何不有,垆异临邛鐏。
桔槔虽自持,灌非山阳园。
井灶久欲卜,枌榆犹未残。
家近轩辕宅,浮丘丹液寒。
三十六峰前,草堂筑高原。
绿筱苍雪磴,清泉白云坛。
贲岂待束帛,遁也宜丘樊。
傥遗鸾凰音,长啸将飞翻。
西已隃荆巫,南欲窥松门。
寄托远氛杂,登陟穷攀援。
动操琴亦响,披榛屐恒穿。
通隐事不同,心惟寄巑岏。
吴生沉冥士,遗荣微尚存。
犊鼻何不有,垆异临邛鐏。
桔槔虽自持,灌非山阳园。
井灶久欲卜,枌榆犹未残。
家近轩辕宅,浮丘丹液寒。
三十六峰前,草堂筑高原。
绿筱苍雪磴,清泉白云坛。
贲岂待束帛,遁也宜丘樊。
傥遗鸾凰音,长啸将飞翻。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宗炳与谢灵运的旅行经历,以及吴孝甫在黄山草堂的生活情景。开篇即以“宗炳旅衡岳,谢客游匡山”点出两位古代文人的旅行足迹,随后“西已隃荆巫,南欲窥松门”则展现了他们探索自然的壮志。接着,“寄托远氛杂,登陟穷攀援”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而“动操琴亦响,披榛屐恒穿”则展现了他们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
诗中通过“通隐事不同,心惟寄巑岏”表达了隐居生活的独特意义,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接着,诗人引入吴孝甫的形象,通过“吴生沉冥士,遗荣微尚存”展现了一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形象。通过“犊鼻何不有,垆异临邛鐏”、“桔槔虽自持,灌非山阳园”等细节,进一步刻画了吴孝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最后,“井灶久欲卜,枌榆犹未残”、“家近轩辕宅,浮丘丹液寒”、“三十六峰前,草堂筑高原”等诗句,不仅描绘了黄山草堂的环境之美,也暗示了吴孝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而“绿筱苍雪磴,清泉白云坛”则进一步渲染了草堂周围的自然景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仙境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