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其如使者拘台制,不肯花间听管弦全文

其如使者拘台制,不肯花间听管弦

宋 · 吴芾
冬暖曾无欲雪天,正忧饥馑在新年。
忽闻夜滴檐前雨,便觉春归郭外田。
千里已知俱乐只,一尊亦拟共陶然。
其如使者拘台制,不肯花间听管弦

注释

曾无:从未有。
欲雪:渴望下雪。
饥馑:饥荒。
新年:新的一年。
忽闻:忽然听到。
檐前雨:屋檐前的雨。
归:回归。
郭外田:田野之外。
千里:千里之外。
乐:欢乐。
只:只有。
共陶然:共享愉悦。
使者:使者。
拘:约束。
台制:严格的制度。
花间:花丛中。
管弦:音乐。

翻译

冬天从未有过渴望下雪的日子,正担忧新年的饥荒来临。
忽然听到夜晚屋檐前的雨声,感觉春天已经回归田野。
千里之外已知只有欢乐,一杯酒也想与人共享这份愉悦。
然而使者受到严格的约束,不愿在花丛中聆听音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期待春天到来的心情。起初,诗人感受到冬日的温暖,却又担忧新年可能会有饥馑之苦。这表明诗人对农事有着深切的关怀和同情。而“忽闻夜滴檐前雨”一句,则是转折点,夜晚突然传来了屋檐上雨水滴落的声音,这预示着春天可能即将到来。紧接着,“便觉春归郭外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下半首“千里已知俱乐只,一尊亦拟共陶然”则是诗人希望与远方的友人共同享受这场雨带来的美好时光。这里的“俱乐只”指的是友人的酒席,而“一尊亦拟共陶然”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与陶渊明这样高洁的人物共同享受这份喜悦的心情。

最后两句“其如使者拘台制,不肯花间听管弦”则是对比和强调。这里的“使者”指的是朝廷的使者,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受制于繁文缛节的官场,而宁愿在自然中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春雨的期待和欣喜,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诗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