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以废丘瘠,与室长相守
出处:《安履山房二章为醉梦生赋上言感下言适也》
明 · 王世贞
丙舍依墓田,丁年托林薮。
平湖址吾前,崇山障其后。
苍翠日夕滋,时能逗窗牖。
梅花及桃李,谷量若升斗。
造物使之奢,何必皆已有。
主人不恒出,出则呼顾叟。
缓步以当车,信足足不负。
是故安履名,无妨徇俗口。
益以废丘瘠,与室长相守。
平湖址吾前,崇山障其后。
苍翠日夕滋,时能逗窗牖。
梅花及桃李,谷量若升斗。
造物使之奢,何必皆已有。
主人不恒出,出则呼顾叟。
缓步以当车,信足足不负。
是故安履名,无妨徇俗口。
益以废丘瘠,与室长相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自然之美的画面。诗人王世贞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己所居之所——安履山房,置于一片墓田与树林之间,平湖与高山的环抱之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
“丙舍依墓田,丁年托林薮。”开篇即点明了山房的位置,墓田与树林的环境,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感觉。“平湖址吾前,崇山障其后。”接着描述了山房前后的自然景观,平湖与崇山,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又为山房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神秘。
“苍翠日夕滋,时能逗窗牖。”日暮时分,苍翠的景色更加浓郁,偶尔会映入窗户,让居住者感受到自然的呼吸与生命力。“梅花及桃李,谷量若升斗。”梅花与桃李在山谷中绽放,虽小如升斗,却散发着清新的香气,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造物使之奢,何必皆已有。”诗人感慨于大自然的慷慨与丰富,认为万物的存在自有其价值,不必强求拥有。“主人不恒出,出则呼顾叟。”主人不常外出,偶尔外出也会呼唤老仆人一同前往,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缓步以当车,信足足不负。”在这样的环境中,步行成为了一种享受,不再需要车辆,足下的每一步都充满了乐趣与满足。“是故安履名,无妨徇俗口。”安步当车,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心灵也得到了安宁,这种生活态度无需他人理解或认同。
“益以废丘瘠,与室长相守。”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即使它荒废贫瘠,也愿意与之长久相伴,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与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