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人家未扃户,儿童蓑笠负薪归
出处:《湖上晚归遇雨》
宋 · 张孝祥
阴云霭霭草萋萋,晚过东湖雨湿衣。
细柳含烟凝翠色,浮鸥戏水弄晴晖。
轻舟系缆斜依岸,钓子收纶欲下矶。
湖上人家未扃户,儿童蓑笠负薪归。
细柳含烟凝翠色,浮鸥戏水弄晴晖。
轻舟系缆斜依岸,钓子收纶欲下矶。
湖上人家未扃户,儿童蓑笠负薪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湖上傍晚遇雨的宁静景象,诗人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以及与之和谐共存的人间生活。首句“阴云霭霭草萋萋”,以浓厚的云层和茂盛的草地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晚过东湖雨湿衣”一句,既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也暗示了诗人行进中的感受,雨滴打湿衣物,增添了几分湿冷的气息。
“细柳含烟凝翠色,浮鸥戏水弄晴晖”两句,通过“细柳”、“浮鸥”等意象,展现了湖面的动态美与静态美相结合的画面。细柳在烟雾中显得更加翠绿,浮鸥在水中嬉戏,阳光透过雨后的空气,洒在水面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影,生动地描绘了雨后湖面的清新与活力。
“轻舟系缆斜依岸,钓子收纶欲下矶”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垂钓场景,轻舟轻轻靠岸,钓鱼人正准备再次下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湖上人家未扃户,儿童蓑笠负薪归”则将视线转向湖边的居民生活,未关门的房屋和背着柴火的孩子们,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生活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