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山出山偶然中,人不吾舍吾其从
出处:《送普融老》
宋 · 苏过
孤云去来无常踪,流水曲折无定容。
纡馀散漫随天风,流行坎止忘西东。
南岳道人曰普融,壁立万仞疑少通。
山林市朝能两空,未觉芥蒂于其胸。
脱身尘埃寓高峰,澹然遗世无冥鸿。
岂知绝物非中庸,忍饥学仙啖柏松。
住山出山偶然中,人不吾舍吾其从。
浆馈未足为污隆,要与后学开盲聋。
我方处世知铅舂,自知冠冕久不工。
愿言香火他日同,二老会当林下逢。
纡馀散漫随天风,流行坎止忘西东。
南岳道人曰普融,壁立万仞疑少通。
山林市朝能两空,未觉芥蒂于其胸。
脱身尘埃寓高峰,澹然遗世无冥鸿。
岂知绝物非中庸,忍饥学仙啖柏松。
住山出山偶然中,人不吾舍吾其从。
浆馈未足为污隆,要与后学开盲聋。
我方处世知铅舂,自知冠冕久不工。
愿言香火他日同,二老会当林下逢。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题为《送普融老》。诗中描绘了普融老道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事的淡然处之。首句“孤云去来无常踪,流水曲折无定容”以自然界的云水比喻普融老的行踪不定,象征其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接着“纡馀散漫随天风,流行坎止忘西东”进一步描绘普融老随性而为、不拘一格的生活状态。
“南岳道人曰普融,壁立万仞疑少通”点明了普融老的身份,并以“壁立万仞”形容其坚毅不屈的精神。接下来的“山林市朝能两空,未觉芥蒂于其胸”则表现了普融老在山林与市朝之间游刃有余,内心纯净无杂念的形象。诗人通过“脱身尘埃寓高峰,澹然遗世无冥鸿”表达了普融老远离尘嚣、追求精神高远的生活境界。
“岂知绝物非中庸,忍饥学仙啖柏松”展现了普融老追求精神修炼、不畏艰苦的生活态度。最后,“住山出山偶然中,人不吾舍吾其从”表明普融老的生活选择并非刻意为之,而是顺应自然。诗人通过“浆馈未足为污隆,要与后学开盲聋”表达了对普融老无私奉献、启迪后人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普融老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