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拥霓旌乘月去,风吹仙乐下天来
出处:《资中八首 其三》
宋 · 范祖禹
醮坛高倚碧天开,中有清都白玉台。
雾拥霓旌乘月去,风吹仙乐下天来。
雾拥霓旌乘月去,风吹仙乐下天来。
注释
醮坛:祭祀或道教仪式中的祭坛。碧天: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清都:道教对仙境的称呼,通常指天宫。
白玉台:洁白如玉的平台,形容宫殿的华丽。
霓旌:彩虹般的旗帜,象征神仙的仪仗。
月:月亮。
仙乐:神仙的音乐,指超凡脱俗的音乐。
翻译
祭祀坛台高耸入蓝天,中央有座洁白如玉的宫殿。云雾缭绕中,彩色的旌旗乘着月光离去,清风带来天上的仙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道教祭祀活动的场景,以神秘而壮丽的气氛吸引读者。"醮坛高倚碧天开",形象地写出祭坛矗立于蓝天之下,显得崇高而神圣。"中有清都白玉台",将神仙居住的仙境与祭坛相连,暗示着超凡的仪式正在进行。
"雾拥霓旌乘月去",通过雾气缭绕和霓旌(华丽的旗帜)在月光下的移动,展现出仙人出行的神秘与庄重。"风吹仙乐下天来",进一步渲染了音乐从天而降的美妙情境,仿佛是天籁之音降临人间,增添了仪式的神圣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道教祭祀的宏大画卷,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浪漫主义的想象,展现了作者范祖禹对于道教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