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如张琴,此中有精理
清 · 陶澍
治国如张琴,此中有精理。
安弦操缦间,不偏而不倚。
中声本在心,其妙应以指。
先生操元音,志山复志水。
一弹再弹时,半松半篁里。
能令劳者息,能令疲者起。
人言先生琴,古调非今比。
先生曰不然,人心尽如此。
但令心和平,道也通乎技。
云山高峨峨,烟树清瀰瀰。
何当鼓天风,一洗筝琵耳。
安弦操缦间,不偏而不倚。
中声本在心,其妙应以指。
先生操元音,志山复志水。
一弹再弹时,半松半篁里。
能令劳者息,能令疲者起。
人言先生琴,古调非今比。
先生曰不然,人心尽如此。
但令心和平,道也通乎技。
云山高峨峨,烟树清瀰瀰。
何当鼓天风,一洗筝琵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汉衢明府抚琴的场景,通过琴声传达出治理国家的智慧。诗人以"治国如张琴"为喻,强调平衡与公正的重要性,琴弦的调整需不偏不倚,正如治理之道。音乐源自内心,而技巧则是表达其微妙之处。明府的琴音如同元音,既有山水之志,又在半松半篁的意境中起伏,能够安抚劳者,激励疲倦之人。
诗人引用唐人抚琴的名句,进一步阐述人心平和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认为只要人心安定,道义就能体现在技艺之中。他想象着云山烟树的宁静画面,期待有一天能借琴声荡涤尘俗,让人心灵得到净化。整首诗寓言深刻,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音乐艺术的高雅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