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秋雨文园客,身是赀郎有谏书
出处:《读公孙弘传》
清 · 龚自珍
三策天人礼数殊,公孙相业果何如。
可怜秋雨文园客,身是赀郎有谏书。
可怜秋雨文园客,身是赀郎有谏书。
鉴赏
这首诗《读公孙弘传》由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公孙弘的传记阅读,表达了对公孙弘为官之道及个人命运的深思。
首句“三策天人礼数殊”,以“三策”暗指公孙弘在汉武帝面前提出的三次重要建议,同时将“天人”并提,暗示公孙弘在处理天道与人事关系上的独特见解和高超策略。然而,“殊”字又透露出作者对公孙弘所采取的策略是否真正达到理想效果的疑问。
次句“公孙相业果何如”,直接提出疑问,对公孙弘的相业(即宰相之职)进行反思,询问其治国理政的实际成效如何,流露出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深入探讨。
第三句“可怜秋雨文园客”,运用典故,将公孙弘比作遭遇秋雨的文园客,这里的“文园客”指的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他在被贬谪时曾游历于文园。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公孙弘虽有才华却最终命运多舛的同情。
最后一句“身是赀郎有谏书”,点明公孙弘的身份背景——他出身贫寒,曾为赀郎(即小吏),但最终成为有影响力的谏议者,留下了谏书。这句话既是对公孙弘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暗含了对身处底层而能有所作为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公孙弘传记的阅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为官之道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奋斗的感慨。